綱》中寫道:“吃著印度、中國等東方古國的美食,穿著他們織就的精美布料,用他們發明的遊戲娛樂,以他們古老的道德寓言教化習俗,我們為何不注意研究他們的思想?而我們歐洲的商人,則是一等找到可行的航線,便直奔那裡。當你們作為思想家來學習這個星球的歷史時,你們要首先把目光投向東方,那裡是百工技藝的搖籃,西方的一切都是東方給予的。”
從馬可。波羅開始,經過絲綢之路,東方文化的表象與內涵就已經漸漸輸入到歐洲,為13世紀開始、16世紀盛行全歐洲文藝復興和思想運動提供了寶貴的文化資源。
嚴格來說,世界文明的現代化,是從15世紀末那場偉大的地理大發現開始的。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世界文明現代化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具備“東方化”的傾向。16世紀的義大利出版了《中華大帝國史》,作者把明朝誇得天花亂墜,也見縫插針地貶得一塌糊塗。但不可否認的是,門多薩所描繪的東方文明確實讓歐洲人如痴如醉,東方國度在歐洲人心目中像天堂一樣富麗堂皇和繁榮先進。可以說,東方文化及其內涵衍生,也曾是世界文明現代化的思想資源庫。
15世紀末,歐洲開始了強勁有力的海外探索與擴張,那種與世隔絕的傳統地區“文化自治”開始讓位於全球文明統一化。在人類文明史上。唯獨西歐古典文明永久湮沒而無法復原,而被另一種接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