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褂戴口罩的幾名男女,都小心翼翼地在顯微鏡下觀察著,或是用銀針注射器在小動物身上抽取體液樣本。
由於越來越多的移民家庭孩子,尤其是去年爆發出現的新生兒潮,截止1624年6月,全國6歲以下的嬰幼兒數量已經快要接近3000人,增速大大超過了預期,社會衛生防疫壓力猛然增大數倍。國家衛生防疫體系從去年開始,正式列為政府長期工作內容,並著手從最簡單的幾種疾病防疫入手,疫苗實驗室也就在這個指導思想下,於去年開春後成立。
即使在亞速爾英雄港和外島區都有一系列的衛生檢疫手段,但17世紀橫行世界的天花依然讓人膽戰心驚,天花的防疫工作依然被列為了首位。
熟知天花疫苗發展史,穿越眾們自然不會傻乎乎地去嘗試更原始、風險更高的人痘疫苗接種。利用牛痘病毒這種天花病毒的近親,疫苗實驗室首先進行了牛痘接種實驗,以軍方為橋樑,利用摩和克戰俘或亞速爾英雄港衛生檢疫隔離區裡的老弱婦孺,類似的實驗幾乎進行了半年,甚至還專門運輸到葡萄牙城市去刻意接觸天花病人,以驗證效果。即便整個過程是如此的不人道,讓藥物研究所所長黃念老人心情波動了很長段時間,但最終的回報也是巨大的。
今年開春開始,牛痘疫苗接種開始在國家強制免費實行,所有周歲以上的國民必須接受疫苗接種。天花病都能防治?這樣的訊息不亞於上帝降臨!不明就裡的民眾一開始很是緊張這種在自己手臂上弄破面板的行為,甚至不少歐裔市民還以為是什麼奇特的邪惡儀式,抗拒與迴避不可避免開始出現。
除了沒有出動軍隊,《曼城週報》、衛生和教育部、以及首都曼城市國立醫院幾乎想盡了一切方法,甚至幾個孩子剛剛滿週歲的穿越眾家庭親自現身做表率,才讓疑神疑鬼的市民們知道這是防治天花病的方法。
無論是親眼所見,還是耳聞過天花流行的人們,這下蜂擁而來。為了建立科學權威和造勢,國營醫藥集團特地在某期《曼城週報》上印了一套四張的天花疫苗接種票證,只有憑藉這種票證,才能免費在醫院接種疫苗,否則,就要付出10美元的接種費。
這樣的處理結果就是連續幾期的《曼城週報》都被搶購,雖然手段很不地道,但在17世紀,這種巧妙的伎倆不亞於當初西班牙在本土推廣土豆種植的把戲。
這一過程的小小風波之後,幾個月內,國家順利完成周歲以上嬰兒的天花疫苗接種工作,而副作用則是《曼城週報》的輿論權威得以確立。現在,疫苗實驗室又將準備攻克風疹、麻疹、結核的疫苗專案。
19世紀,微生物工程學之父巴斯德成功實現了減毒活性疫苗實驗,提出了減毒病株的概念,為人類微生物學和預防醫學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結核桿菌的疫苗,也就在這樣的理論上得以實現。
以家禽牲畜接種感染方式進行減毒病株的換代培養,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風疹和麻疹疫苗,但結核桿菌減毒病株的培養就不能依靠動物接種做減毒疫苗培養,需要特定的營養培養物,而且過程也漫長得多。歷史上的“卡介苗”可是花費了超過十年時間,歷經兩百多代結核桿菌的退化培養才獲得了合格的減毒疫苗。
從亞速爾英雄港難民營裡獲得的風疹和麻疹病毒已經在家禽實驗體上進行了近一年的退化培養,如今減毒疫苗接種實驗也在摩和克戰俘勞工營的老弱婦孺身上秘密進行。只要臨床實驗過關,那接下來,整個國家的一歲以上的兒童也將接種。
至於包括結核病疫苗在內的其他流行病疫苗,那就只能等菌株篩選和減毒疫苗培養工藝的緩慢進步了,這個時間,黃念老人定為了10年。
其他醫藥研究與衛生防疫手段的配套技術也要繼續趕上,例如現在急迫地需要包括人工紫外線燈在內的能夠製造無菌工作環境的裝置,多種重要製藥原料的供應渠道也必須做長期佈局,否則許多醫藥研究將很難展開。
幾乎每個國民,都不知道背地裡國家在他們身上花費了多少精力。這些也許並不能直接給國家帶來任何表面的利益,甚至還將大量消耗國家的財力,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這個新生國家脆弱的國民基礎。
建立一所更加專業的生物與醫學院校,成為了黃念老人和部分上了年紀的醫護人員的迫切心理,他們所具備的現代醫學知識,必須在未來20年內儘可能多的延續下去。(未完待續)
………【第十七章 新學期】………
首先,讓我們自戀一下。
1745年,伏爾泰在《人類思想史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