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除了感嘆時間流逝外,不再有任何的不甘和怨懟。
許是這層舊識的關係,她順理成章地接手了採訪那個樂團的工作,也從一些細枝末節裡,瞭解了這些年來歐陽璇的種種。
她愕然,因為歐陽璇的從零開始。
她震驚,那個女孩竟然沒有利用跡部這個踏板?
她羞愧,比起她多年來的忍氣吞聲,走了捷徑的她,是多麼幼稚可笑!
其實,她們是同一類人,撇開跡部這層隔閡,她們的相處原來可以很愉快。
她和她漸漸走近,不僅僅因為工作的需要,更重要的還有同為“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惺惺相惜。
於是,她們就那樣在不知不覺間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她會輕鬆地問她和跡部之間的發展,她也會無所顧忌地坦白從寬。
因此,當她第一時間得知她退團的訊息時,她便猜到,她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歐陽璇是個驕傲的人,她不是個願意成為愛人附屬的女人。
在她和她的相處中,她摸的最透的,就是她的性格。
她愛跡部,因為愛,所以她才想靠著自己,站上和他同等的位置;她想和他在一起,因為想,所以她才會在自己最輝煌的時候,拋棄自己擁有的一切,遠赴美國,在她不擅長的領域上,從頭開始。
不得不說,她很佩服她。
佩服她的勇氣,佩服她的瀟灑。
當然,她也同情跡部。
因為高傲如他,卻在“背後男人”的這條道路上,走了很久很久了。
守了三年,等過八年。
如今歐陽璇又要去美國攻讀經濟學,為進入他公司和他並肩作戰而努力,那麼,細細盤算,他們真要在一起,則又是一個以年為單位,甚至是10年為單位的等待。
而以她對跡部的瞭解,她知道,他等不了。
他絕對會在歐陽璇去美國前,有所動作。
所以,在接到他們要閃電結婚的訊息時,她並不意外。
她只是好奇,好奇歐陽璇竟真的答應了跡部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