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前離去的遺蹟,是以此處留有神龍的靈力,那洞中之光想必就是神龍所說的龍脈所在,如若不然,神龍也不會刻意叮囑他不要在遺蹟之中隨意走動了。
事到如今,在場的一干人等均是對九隆的謊言深信不疑,聽九隆如此一說,眾人皆盡點頭稱是,看來那龍神果然在此處留下了帶有靈力的龍脈,那奇異的綠光便能證明一切問題。
為了避免龍脈被毀,眾人誰也不敢向前走動半步,儘管每個人都對那神秘的綠光好奇無比,但既然龍神有訓在先,哪還會有人敢與神靈的意志相悖?
待一場祭祀儀式進行完畢以後,一行人便頗為不捨地下山而去。回到部族的駐地之後,九隆的父親便召集了全族的子民,將整件事情原原本本地講述了一遍,並當場宣佈,在自己死後,繼承王位者便是九隆。此子乃是龍神的後裔,這一族之主的位置,九隆自然是當仁不讓的最佳人選。
九隆的其餘九位兄弟聞此訊後,分別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一部分人怒目而視地暗暗切齒,一部分人搖頭嘆氣地自認倒黴。其中有一個叫木呷的,平日裡與九隆的關係最為要好,他雖然也有繼承王位的野心,但此時聽說九隆乃是龍神的後代,便毫無懷疑地相信了這一說法。並當即對九隆施以大禮,以表對九隆的忠誠和臣服。
自此之後,九隆駕龍乘風一事便廣為流傳,他**沙壹觸木有感,九隆乃是真龍之子的故事也被一同流傳了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套謊言被人們傳述的如同真實發生過一般,再加上大量的添油加醋和內容的修改,整件事情變得越來越像上古的傳說,而九隆這個人,也被後人披上了一件與神靈近似的神奇外衣。這也就是為什麼時至今日這個傳說還依然流傳於世的緣故,只不過由於哀牢古國在歷史的典籍之中記載甚少,因此知道這個故事的人並不算太多。
翻回頭來再說那日全族集會完畢以後,族中之人自是喜悅無限,歡快異常的。本來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型部族,一躍成為以龍神為祖先的神族後裔,這不僅對王室家族是個極好的訊息,對於族中子民的身份也有著令人刮目相看的等級提升。
部族之中搞了一個連續數日的歡慶儀式,當真是人人喜笑顏開,個個笑容滿面。不過這全族老少中也有幾人是愁眉不展提不起興致的,那當然就是九隆十兄弟中的另外八人。可如今大局已定,就算他們心中再怎麼不服,對於王位的繼承一事也已然是徹底無力迴天了。
這幾千號人如何慶祝暫且不表,且說九隆心中還另有一件煩心之事。能如願以償地被選為王者的繼承人,在他心中自然也是喜不自勝的。然而當時他的父親才剛剛五十多歲,而且身體強壯,筋骨結實,絲毫不遜於壯年之時。九隆時常暗暗嘆息自己的父親恐怕會有很長的壽命,如此一來,自己登上王位的時日恐怕會拖得非常久遠了。
然而他的這番擔憂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很快,他就發現父親的行為有些不太正常了。
自從他父親得知自己是神龍的後代這一訊息,就整日沉浸在天宮生活的美夢當中。有很多時候,他甚至會抱怨自己的壽命太久,如果辭世之日能早早到來,他也能夠早一刻享受到那天界之中的神仙生活。
九隆看出這是一個極好的契機,於是他便經常和自己的父親聊天說話,而話題的內容也大多與神龍之事緊密相關。他將自己與神龍的對話又增加一些段落,並著重描述天宮生活的美妙與逍遙。
他父親聽這些故事聽得多了,就更加對那種神仙的日子心搖神馳,隨後的結果,便是更加急於結束自己的生命,想快點隨著自己的祖先上天成神。
就這樣,大約過了四五年的光景,就在九隆剛滿十七歲的那一年,一日間他父母二人同時斃命,最終的死因,竟是二人手挽手的在房中服毒自盡了。
在他父母的遺體旁邊,牆壁之上留有遺言數句。大概的意思是說,本人日前夜有所夢,夢中之物正是本族的祖先青鱗應龍。那龍神對他說,我已在天宮等你許久,每日都盼著能早日與你父子團聚,如今天宮中已將你的府邸修繕完畢,天神之職也虛位以待,望你攜內子速來本人深知此乃祖先託夢,自然不便違背其意,況且本人對迴歸天庭神馳已久,如今時機正佳,故攜同夫人共赴天宮。為避免臨別之際傷感悲痛,因而沒有對外公佈這一訊息。此後族中諸事均由幼子九隆掌管,望爾等今後互敬互愛,切勿手足相殘,永遠切記我輩乃是龍族的後裔,萬萬不可讓外族之人看本族的笑話。
遺言至此頓筆,躺在一旁的,便是兩具早已僵硬多時的屍體。說起來古人也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