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等等。這樣的閱讀從來都是因人而異、見仁見智。我期望的是不同的讀者創造出來的多重敘述互相激盪交流,形成一個文學圓桌討論班。可惜,我們當年在中文系,上課是老師滿堂灌,下課的閱讀主要是教材和輔助教材(所謂“參考資料”)。“參考資料”裡的“原文”,也都是選好、註釋好的。總之,你很難有自己的解釋空間。沒有個人的解釋空間,一切被老師講得很細緻,還有什麼好討論的?記得有位頗為自負的古典文學教授不屑一顧地說:“你們這些一二年級的學生,讀古詩根本就摸不著門。等三四年級以後,悟性好的才能體會出其中的一點味道。”我等新生剛進北大本來就戰戰兢兢,聽教授這麼一訓,即使讀出些感覺來也會給嚇回去。在美國的校園裡,你無法想象有教授會這麼講。特別是在一流大學裡,總能看到一些十*歲的孩子,上課在那裡試圖證明自己比教授聰明。我妻子曾告訴我她在文學課上看到的景象:一位教授講詩講得淡而無味。一位小夥子站起來提問,隨便評論幾句就高出教授一籌。這局面碰多了,哪個教授敢對學生傲慢?再看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在耶魯講莎士比亞。如此大的權威,莎士比亞的劇本隨口就背下來。學生聽他的課經常要抽籤才進得去。可是真到了班上,則完全是開放平等的討論,他不會事先給你一個定解。
記得幾年前,北大中文系一位教過我的教授來耶魯訪問。在他的講座上,我委婉地問了這麼個問題:“我們上學時,讀古代詩歌都是讀參考資料上選好注好的。根本不是從真正的原始文獻入手。我們甚至從來沒有碰過《全唐詩》。一直到我寫畢業論文,題目是漢樂府對文人詩的影響,也都是根據‘參考資料’、‘作品選’來進行研究。可是到這裡(耶魯)後發現,美國的學術特別重視原文。有許多同學中文還不過關,但也去直接讀史料,一個字一個字地查。北大現在的教學,在這方面有什麼改進嗎?”我其實問的還是解釋空間的問題。比如讀唐詩,什麼是好詩,什麼是重要的詩,全選好了,也透過註解解釋好了,當學生的可不就照本宣科地記住,有什麼能動的閱讀可言?可惜,這位教授顯然沒有聽明白我的意思,馬上辯護說:“你說的是本科生。我們研究生的訓練很嚴格,不僅要讀原文,還要研究版本。”這樣,他把話題引向了專業教育,證明中文系的訓練很專業。其實,我講的還是通才教育。即使是本科生,是個學物理的,他也應該有機會從原文中發展出自己的解讀的習慣。耶魯不用說了,就是在薩福克大學這種不知名的地方性學校,我們系裡的優等生作畢業論文也都是從挖掘原文件案開始。許多學生在檔案裡泡一年,最後挖掘出別人沒有用過的史料。我當時問他這個問題只是基於一個簡單的個人經驗:我在北大中文系讀了四年,從來沒有接受過利用原始文獻進行研究的訓練。這怎麼都說不過去。 不從原始文獻開始,只讀人家給你選好、註釋好的,甚至解說好的東西,結果獲得的就是非常膚淺的教育。我不妨再舉一個例子。記得在大一春季那個學期時上古代文學史,有位挺權威的教授往講臺上一站,頭向左轉望著窗外,突然詩興大發,隨口背出韓愈的詩句:
北大為什麼不讀不寫?(2)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然後他感嘆道:看看,這就是寫的早春呀!我們這課正趕上這時節。你們看看那草坪。於是他就開始逐句解釋,大家低著頭記筆記……
畢業那年,一位室友從教學樓回來報告一個發現:他路過一間教室偶爾看到那位教授在上同樣的古代文學課,就出於好奇在門口窺視旁聽了一下,發現那教授還是老一套:頭向左轉望著窗外,詩興大發地背出韓愈的詩,然後是同樣地感嘆:“這就是寫的早春呀!我們這課正趕上這時節。你們看看那草坪。”接下來是三年前同樣的逐句解釋,學生同樣地埋頭記筆記……要知道,在大學期間大家精神上發展了許多。時隔三年後卻突然發現自己的老師不過是十幾年如一日地在那裡樂此不疲地重複,心中的無聊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這樣讀書,會把自己讀成一個木乃伊。如果你不信,就看看2008年湖南高考的作文題,上面出現了同樣的詩: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是唐代詩人韓愈的名句。詩句的意思是:在滋潤如酥的初春細雨中,春草發芽,遠遠望去,一片淡淡的綠色。可走近後,卻看見稀疏的草芽,綠色反而感覺不到了。詩句的意境是美的,隱含的哲理也很豐富。它使我們領悟到,置身太近,有時反而感覺不到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