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當然成不了職業,可它提供了一個方向,人的靈性、感性、情感,這是電腦工程師寫不出來的,也是海量資訊堆砌不成的。一臺現在最低端的電腦,運算能力超過原始社會所有人類的總和,可是現在所有電腦聯合起來,也不可能即興畫出一幅動人的巖畫。
巨大的變化總會在我們身邊發生,而我們的心靈卻總是一成不變。
《馬太福音》中,耶穌有次到了加大拉,此地有人被惡鬼所附,兇猛異常,沒有人敢從他們身邊經過。耶穌將惡鬼驅出趕入附近的豬群,豬全從山崖跳入海中淹死了。按理說,這為當地除去了一大禍患,當地人應該喜形於色,可以結局卻出乎意料。
【放豬的就逃跑進城,將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訴人。合城的人都出來迎見耶穌,既見了,就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境界。】
奇蹟並不總是受歡迎,而變化往往讓人驚恐。即使有“惡鬼”常在我們身邊,只要成為常態,也會讓我們覺得舒服。
人就是如此脆弱的生物。以致於把每一天都花在對明天的驚恐當中,因此,有保障的公務員長期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熱門職業,就一點也不奇怪了。當然,如果一個人順利當上了公務員,他又會把他的許多時間用來抱怨,不滿自己的收入與平淡生涯。
在電腦與網路已經成為最基本的工具之時,你依然可以拒絕它們;當一個人面臨無窮多的可能性之際,他可能照樣熱愛變化性最小的單調生活。這說明無論怎麼變化,笨人都可以快樂生活,這是一個多麼寬容的世界。
◇歡◇迎◇訪◇問◇虹◇橋◇書◇吧◇BOOK。HQDOOR。COM
第38節:愛自己
愛自己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著名的拉比(rabbi,有“教師”之意)約書亞·羅斯·李普曼出版了《心靈之平靜》,這本書總共賣出了幾百萬本;它現在也許還存放在許多人的書房裡,紙頁已經發黃。這種平易的小書,總是容易被人輕視的,尤其是當下心靈雞湯類的出版物已經成為強勢品種,提及它的人恐怕不會很多了。但是有心理學家認為,它當時把弗洛依德等人的高深學問轉化成了公眾常識,為以後心理學的一陣子強勢起到了橋樑的作用。
這本書的觀點讓我喜歡:你可以逃離自己的罪錯,只要你直面自己內心的衝突,認識你自己的慾望,而且,愛自己!心靈的平靜不是多麼難做到的事情。“愛自己”,成為最重要的前提。李普曼說,“要像愛自己一樣愛自己的鄰居”,這條誡令就暗示了人應當愛自己,否則這句話就難以理解了。
不愛自己,能讓人做出恐怖的事情,在李普曼之前近半個世紀的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Durkheim)認為有一種自殺是源於完全的利他,根本無視自己的存在價值,或者說,認為自己所屬群體的價值高於自己的一切。無所畏懼的自殺炸彈客就是最好的例證。令人膽寒的是,涂爾幹的理論在先,自殺炸彈客卻只是三四十年前的於中東地區發明的鬥爭方式。本·拉登說不定也熱愛涂爾幹的《自殺:一項社會學研究》。愛自己的人是無法成為恐怖分子的,要成為恐怖分子的第一條命令就是在心裡“殺”掉自己,放棄愛自己的本能。
()好看的txt電子書
在《舊約·列王紀上》中,所羅門在一件疑案上展示了他過人的智慧。有兩個妓女同住一房,相隔三日,各生了一個男孩。其中一人在夜裡熟睡當中,不小心壓死了自己的孩子,她趁另一人睡著,將自己的死孩子換了她的活孩子。天亮以後,被掉包的女人發覺有異,兩個婦人於是為了活孩子的所有權,爭執到所羅門前面。【所羅門說:“將活孩子劈成兩半,一半給那婦人,一半給這婦人。”
活孩子的母親為自己的孩子心裡急痛,就說:“求我主將活孩子給那婦人吧!萬不可殺他。”那婦人說:“這孩子也不歸我,也不歸你,把他劈了吧!”】
故事的結局沒有人不知道,“愛”這個活孩子的“急痛”女人才是真正的母親。“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母親的本能,所羅門以此斷案;而約書亞·羅斯·李普曼以“愛自己”的本能作為人悔改的起點,很符合所羅門的邏輯。
◇歡◇迎◇訪◇問◇虹◇橋◇書◇吧◇HQDOOR。COM
第39節:明天的飛鳥與百合
明天的飛鳥與百合
若要統計《聖經》中被引用得最多的話語,下面這段不能遺漏。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