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ity:The Return of Shanghai s Educated Youth?; 1980,頁755…770。 '。Stanley Rosen的著作側重於文化革命期間的廣州紅衛兵知青' S。 Rosen; The Role of Sent…Down Youth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ase of Guangzhou; 1981。',儘管偏離我們著重關注的那個時期,但也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在此也應該特別提到Anita Chan,Richard Madsen和Jonathan Unger三位學者的研究成果。他們當年專門研究廣東省的一個村子,訪問了下放到那兒去的知識青年與該村的農民(這些人後來都逃亡去了香港),然後進行了深入探討。他們研究的主要課題並不是知青,但我們仍然可以在他們所列舉的各種著作文章中找到關於那些年輕人當時生活及思想狀況的極有價值的資料。儘管當年我們對各自的研究都不知悉,然而巧的是有幾位年青人是我們共同的受訪者,這是以後才發現的' A。 Chan; Children of Ma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1985;A。 Chan; R。 Madsen & J。 Unger; Chen village under Mao and Deng; 1992,在此書第335頁有在該研究基礎上發表過的所有文章一覽表。R。 Madsen; 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age; 1984。'。
近年來,一些美國學者,其中有些是從中國大陸去的移民,能在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有代表性的抽樣調查。涉及問題有社會階層分析、城市人的生活狀況及他們如何獲取學習機會及理想工作,或者關於下鄉運動本身,這對研究1960…1970年代無疑很有幫助。由於他們的研究是追蹤某些人一生的經歷,因此有時有可能提供對當代歷史研究有價值的資料' X。 Zhou & L。 Hou; ?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tate and the Life Course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 1999,頁12…36,該文後附有K。 Chen 及X。 Cheng兩位的評論。A。 Walder; B。 Li 及D。 Treiman; ?Politics and life Chances in a State Socialist Regime: Dual Career Paths into the Urban Chinese Elite;1949 to 1996?; 2000,頁191…209。X。 Zhou; N。 Tuma及P。 Moe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Job…Shift Patterns in Urban China; 1949 to 1994?; 1997,頁339…365 及?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Urban China; 1949…1994?; 1998,頁199…222。'。可是,面對這些大規模調查的結果,必須持有一定的謹慎態度,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對歷史的一知半解可能會對調查的原意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今天在中國很難找到合適的人以認真的態度來進行這類廣泛的問卷調查。“調查者”為了賺取金錢,匆匆忙忙直接把問卷填好交來,我們領教過幾次了。此外,對某些人來講,有些話題至今仍然太敏感,他們不可能毫無顧忌地來回答問題。
培養革命接班人
為什麼1968年底再度大張旗鼓地推行貫徹下放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政策?為什麼採取群眾運動的形式並涉及絕大多數十五歲以上還未參加社會工作的城鎮青年?由此出現了眾多問題之後為什麼這場運動依然持續了十幾年?
三言兩語無法解答這些問題。下鄉運動早在文化革命前就作為多種功能的政策存在' 參考本書頁80…91。'。在1968年底動盪的形勢下,隨後的十幾年又在激烈的“兩條路線”鬥爭中'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