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地我們發現了,非關鍵部位的加工處理還是很粗糙的。此外,正如猜想的那樣,鎢芯彈的成分裡也含有一些非戰略性資源。統一的規格如下:90%的鎢,6%的碳以及大約4%的鎳。目前還知道的一點是,鈷在作為結合劑方面比鎳強,而且還能增加硬度,防止彈體破碎。所以蘇聯人對於鎳的運用,根據我們推
測,是由於國內的鈷儲備不足而做的替代,要麼是蘇聯人認為鎳在各方面上已經夠用而無需用鈷(鈷屬於戰略物資)。
美國方面,鎢芯彈裡使用了足量的鈷元素作為粘和劑。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減少粘合劑的使用量反而有助於提升整體穿甲彈的表現,以5-8%的鈷含量為佳。這樣的話,看來我們以後的鎢芯彈(組成成分)發展方向可能會向著蘇聯人那邊靠去。
此外,蘇聯和美國hvap的一個明顯區別在於,(類似尺寸下)鎢芯彈體的重量和尺寸不同。
表5顯示出如下資訊:
蘇聯45mmhvap的鎢芯彈重量大約為1/2磅
57mm、76。2mm和85mmhvap則在1-4/3磅之間。
此外,鎢芯彈佔整體彈頭重量的比例在13%-30%的區間內。
美國方面則相反,76mm的m93式hvap彈芯重4磅,90mm的m304式hvap彈芯為8磅
彈芯佔彈頭重量的比例分別為45%和50%(即美國的hvap保證了足量彈芯質量的同時相對減輕了基本無用的彈託部分的死重,這也是76mmhvap彈比85mmhvap彈穿甲能力勝出的原因所在。當然如果蘇聯人能開發出類似規格的hvap那麼大幅提升穿甲能力應該也不在話下)。
其餘部分見圖8、9
電子顯微鏡下的蘇聯鎢芯彈結構圖見圖10。可以看出材料非常多孔隙,而且晶體顆粒結構很不規整。微觀結構的粗糙自然會影響實戰運用。
考慮到hvap彈的箭頭外形和輕重量,炮彈的有效射距並不會太遠。同樣的原因他們的表現比起國產hvap顯然也差了一個檔次。不過從韓戰時的經驗來看呢,短距離內蘇聯的hvap的表現不輸於國產貨。
iv。高爆彈
蘇聯生產的高爆彈整體外形上類似於國產貨。不過在細節上還是有些不同:蘇聯高爆彈的外殼要厚一些,也許是為了能產生更多爆破碎片。事實上蘇聯人的高爆彈更加註重碎片殺傷而非爆炸效果。無論是迫擊炮還是其他火炮用的高爆彈,相似口徑的彈藥都比國產(高爆彈)的外殼更厚、更重一些。
從表6顯示的資料來看,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細節是,蘇聯人使用的(兩種火炮)高爆彈都是以鑄鐵為材料的。
其脆硬的特性保證了能產生足夠的碎片——同規格、口徑下,鑄鐵高爆彈產生的碎片數量是鍛鋼的20倍左右!部分82mm迫擊炮的碎片還原圖如圖11所示。
圖上這枚炮彈爆炸後產生了超過10000枚的碎片。雖然大部分碎片(7500枚左右)不超過2格令重(1磅=7000格
令,2格令不過0。13克),這麼大數量的碎片保證了對人員的殺傷,實際上即使是這麼微小的碎片也有足以致死的威力(韓戰時的實地測驗結論)。
此外,一枚82mm迫擊炮高爆彈還能再產生大約1600枚2-5格令的、850枚5-10格令的、700枚10-25格令重以及100枚25-50格令的不同規格碎片。以上規格的碎片相比之下對人員殺傷最為有效。
我們在阿伯丁試驗場經行了蘇聯82mm鑄鐵**和美製81mmm43a1型鍛鋼**的設計比較測試。射擊物件是1分(1分=10mm)厚度的半圓松木板,半徑在20-40英尺之間。測試結果如下:
此外,蘇聯炮彈彈殼碎片的“額外”表現如下:
對20英尺板——8倍擊中次數;4。3倍擊穿數
對40英尺板——9。1倍擊中次數;8。1倍總擊穿數
每平方碼(≈0。836㎡)上的碎片散佈如下:
以上資料取自阿伯丁試驗場報告,由實驗室/博物館總負責人g。b。加雷特上校提供。時間
(在口徑的選取上)蘇聯人有一個小手法十分巧妙,這裡也要一提。當他們繳獲了美製81mm**時,他們依然能用82mm迫擊炮管發射出去,反之我們的81mm迫擊炮炮管就做不到。
為了近一半探尋鑄鐵(產生)碎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