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甚至包括經濟學和國際關係學,因為什麼樣的國家急需淡水資源,這其中又有可能涉及怎樣的國際爭端,都是冰山運輸必須考慮的問題。終於,靠著擠出業餘時間、憑藉著或許只能從近代科學史裡才能見到的英雄主義精神,孫毅然一個人完成了冰山運輸技術體系的〃紙上談兵階段〃。
在歷時近十年的研究中,孫毅然為這項無與倫比的專業技術確定了基本原理與基本概念。比如,他給出了諸如〃原水量〃、〃淨水量〃、〃全程耗損率〃、〃選測〃、〃可控漂流〃之類的專門術語。他發現,如果運輸〃原水量〃不足一億噸以下的小冰山,經濟上沒有任何可取之處,遠不及安置在家門口的海水淡化廠。而要運輸一億噸以上的巨型冰山,世界上任何船隻都無法進行這樣的作業。所以憑船隻拖運的方法完全行不通,必須讓冰山自己乘風破浪,在大洋上開起來。而在當時,只有一種冰山運輸方案是基於自主動力原則設計的,它叫作〃科利納法〃。
〃科利納法〃得名於設計者,美國工程師科利納。此人設計了一種〃弗里昂推進器〃,以便給冰山安裝自主動力。冰山內部和下面海水之間有高達十一度的溫差。科利納認為,只要設計好管道走向,管道中的弗里昂遇海水汽化,推動渦輪推進器,便可以產生動力;然後弗里昂透過導管回到冰山內部,遇冷重新凝結,迴圈使用。當然,完成這個過程還要配備許多輔助能源。這種推進器將被直接安裝到冰山上,使冰山本身變成一條船。
不過,孫毅然仔細研究了弗里昂推進器的設想後,發現即使真把它搞出來,功率仍然很有限。南極大陸周圍那麼多冰山之所以很少漂到低緯度,太陽照射產生的融化並不重要,最關鍵的原因是衝不破道道洋流和陣陣季風的包圍圈,只能原地打轉。只有動力相當強大的推進器才能使它們順利踏上征途。由於核推進器會汙染冰山,他把視線投到了氫燃料推進器上。當時世界上還沒有功率如此強大的氫燃料推進器,並且現有的此類推進器都不可能自由方便地裝配在冰山上。於是,孫毅然又埋頭鑽研起工程技術問題,竟然以外行的身份設計出可以自由裝卸的固態氫推進器。這種推進器長達三四十米,是人類技術史上僅次於宇宙火箭發動機的大傢伙。這些大塊頭可以安裝在冰山邊沿海平面以下鑽出的洞穴裡。當冰山運抵目的地後,它們再被拆卸下來,安裝到另一座冰山上,反覆使用直到報廢。
為了使冰山運輸更具可行性,孫毅然還研究了世界上主要的缺水地區,標出從南極到這些國家之間的可能航線。因為對於這些水下厚度超過百米的〃巨輪〃來說,傳統航線只有參考價值。巨型油輪能隨意透過的地方,冰山卻未必能透過。再加上對洋流和風向的分析利用等等細節,孫毅然最終構造了一整套奇特的技術體系。除此之外,他還得分析這些國家的經濟水平,瞭解他們的供水政策,探尋他們購買冰山的可能性,甚至要估計最終可能是由那裡的政府還是民間企業出資購買冰山,等等,等等。
在此期間,作為專業海洋學家,孫毅然也努力爭取實地考察的機會。他得到過幾次隨船去中山站、長城站的名額。當他真正踏上朝思暮想的南極冰山時,幾乎所有的技術細節都在腦海裡最終完成了。
最為可貴的是,孫毅然既是遠大的理想主義者,又是腳踏實地的現實主義者,現實到明白正規學術刊物對這種東西不會感興趣,苦心鑽研的結果也不會為自己評職稱提供任何幫助。幾乎從一開始,孫毅然就告訴極少數知道這項研究的朋友,他這個計劃搞出來,是為了等待世界上的某個知音。當時他也認為,這個知音八成是來自歐美國家的某個富翁,因為他懷疑自己的同胞是否也有如此宏大的想象力和抱負。國營企業無法指望,民間企業又急功近利。孫毅然覺得,就是中國還有和他同樣瘋狂的人,肯定也和他一樣是窮光蛋。
為了找到這個識貨人,孫毅然曾經把冰山運輸技術的輪廓寫成論文貼在網站上,甚至想用購買學術刊物版面的方式自費發表。就在這時,靠朋友的引薦,秦宇和孫毅然認識了。兩個人一見面便競夜長談,很快就對正式啟動冰山運輸技術研究達成意向。當時秦宇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希望孫毅然對研究內容一個字都不要對外透露。
〃咱們就是要吃獨食。將來這項事業真搞起來了,你有兩成股份!技術入股。讓那些只能看到巴掌遠的短視眼自己哭去。〃秦宇話粗理不粗,在知識分子群體中聽慣了委婉含蓄的孫毅然頓時大為感動。什麼是知音?什麼是誠意?眼前就是!
〃你真相信我研究的這些不是胡說八道?不是異想天開?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