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一個學生,後來他進入演藝圈也是這樣,不是一個我行我素、太過自我的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當了大影星,大歌星,拿了許多獎,樣子也還是那麼靚仔,我想他應該是無悔了。
一路走來,他留下的永遠都是迷人的偶像姿態。”
杜國威老師發自肺腑的概括描述,把少年劉德華精神抖擻的靚仔風采呈現在人們面前。
劉德華在可立中學度過了514天,縱觀他的整個中學時代,我們可以發現,其實他在童年送外賣時萌生的夢,在中學時代裡得到了延伸,雖然他自己並沒有意識到。
在中學,劉德華利用課餘時間學習過劇本創作,也組織過樂隊,參加過學校劇社的話劇演出等。[霸氣 書庫 …wWw。QiSuu。cOm]
2。校園裡的小理髮師(2)
作為一個還未成氣候的中學生,當然不可小覷。
因為,文學藝術融會貫通,學生時代參加的這些活動,肯定對他日後事業的發展有幫助,這是享用一生的幫助。
享用一生的幫助並不僅此一項,在中學時,他自己主動學到的一門手藝——理髮,可以說也讓他受用終生。
上中學時,學校為了讓學生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每3個月就要進行一次對學生頭髮長度的檢查。
這個規定讓劉德華感到有些尷尬,家裡被火燒光後,向大人要錢自然沒有那麼便當。
在大人眼裡,孩子在學校讀書學習成績好就成,頭髮長一點短一點有什麼關係!
當然,與劉德華有著同樣尷尬的肯定不是他一個人。
一天,摸著自己長長的頭髮,劉德華突然來了“靈感”:乾脆,學一門理髮手藝,擺一個理髮攤子,既方便了同學,又“方便”了自己。
他心中一喜,哈哈,好主意!
於是,不遠處一家理髮店裡,來了一個還是學生仔的小學徒。
現在回想起來,不知理髮應該排在劉德華眾多技能的第幾位,抑或說,是他謀生手段的第幾招。
但在當時,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對理髮一竅不通的劉德華,似乎像一個發狠要把理髮作為自己終生職業的人,竟然真的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完全掌握了理髮技術。
自那以後,每當到了學校檢查頭髮的這天,在學校洗手間裡,劉德華便擺開自帶的理髮工具開張營業了。
由於學生的髮型相對比較簡單,他打理起來得心應手,價格也比外面理髮店公道,同學們都願意找他理髮,如此一來,他的生意十分“跑火”。
既鍛鍊了他的理髮技術,又為自己掙了不少錢,他覺得這是一樁“雙贏”的買賣,因而樂此不疲,成為校園裡少有的小理髮師。
這樣的一段經歷,並不是隨便哪個明星都曾有過的。
如果劉德華後來沒有選擇從藝,說不定今天,在香港的哪家理髮店裡會有一位技術一流的理髮師,而“天王巨星”的榮稱,就不知旁落誰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