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7部分

必考的東西,因此,他對王安石本身就充滿了好奇,如今有機會親眼看著王安石在自己身邊折騰,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場大戲從頭到尾的看完。

為此,當王安石找雲家錯處的時候,雲崢都是選擇了退避三舍,要清查雲家田畝,隨便,要對付雲家這樣的商業寡頭,隨便,我隨你折騰,雲家不在乎那點輕微的損失。

他真正想看到王安石到底是如何在這個自私而愚昧的朝堂裡幹出一番真正的大事來。

如今,幾乎要到尾聲了,那裡有不繼續看戲的道理。

王安石之所以會被皇帝拋棄,真正的原因是他推行了令皇族、後族和權貴們利益集團受損的免行法。

王安石變法之前,皇宮和權貴們的一切採購,尤其是在開封城的採購都不是不花錢的,各商行必須為官府和權貴們無條件地奉上他們所需要的商品。不僅如此,官府和權貴們還肆意勒索這些商行提供遠超採購需要的商品。

倘不如意,即恃權懲治。如三司副使彭度因買來的靴皮不良,即處治皮靴行人二十人。商行因為官司虧損慘重,小商販多因此失業。

四月,開封肉行徐中正等請求不再向官府和權貴供肉,仿照免役錢法。交納免行役錢。

皇帝詔令市易務與開封府司錄司詳定諸行利害。

八月,市易務制定“免行條貫”在開封商行中實行。各行按照收利多少交納免行錢,免除行戶對官府的供應。也就是說,商戶們繳納免行稅之後不再向官府和權貴免費供應任何商品,官府那怕是禁中賣買貨物,也要下雜賣場、雜買務。由市易司估定物價高低。

這下子算是捅了馬蜂窩,雲家之所以會受鄉鄰喜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雲家從不強買強賣,只要拿東西就給人家銀錢,雲崢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是皇族,後族,以及其餘勳貴們不這樣看,免行錢又為朝廷增加一批收入,對商人也較為有利;

打擊的物件。是恣意勒索和從中漁利的上下官司,以至禁中的皇族、後族及左右的宦官。免行錢實行,這些人群起反對。

王安石千不該,萬不該在這個時候把曹皇后家人賒買人家樹木不給錢,反而由內臣用假姓名告狀的事情暴露出來,當例子講給躺在床榻上的皇帝聽。

還當著鄒同的面說:士大夫不滿朝廷政事,與近習宦官相勾結。陛下只看朝廷大小官不避宦官的能有幾人,就知道宦官的害政了。

就這一句話。鄒同就跪倒在地上磕頭如搗蒜,連給皇帝翻譯話語的職責都忘了。

於是。拗相公成功的把全天下的人都給得罪光了,原本不反對變法的人見王安石根本就不給大家任何一條路走,也開始強烈的反對變法了,比如鄒同就是這樣,他家的晚輩可是沒少幹那種半尺紅綃一張綾系向牛頭充炭直的事情,如何會不心驚?

然後就有了宣德門王安石被羞辱的事情。

中秋夜。王安石應邀按照慣例去皇宮觀賞花燈,地點是皇宮正門宣德門。

王安石的馬車進入宣德門後,不想這個看上去很平常的舉動竟惹了麻煩。在這裡值守的太監杜衡則先是衝他大聲叫停,隨後示意守門衛士上前揪住為王安石牽馬的馬伕,不由分說上來就是一陣拳腳。同時擊打王安石的馬車。

馬伕罵道:“瞎了狗眼啦,這是王相公的馬車!”張茂則呵斥道:“相公也是人臣,難道要當胡作非為的王莽嗎?”

一個當朝宰輔居然遭下人如此侮辱,王安石自然十分窩火,馬上找到皇帝給評理:“陛下,門內下馬,並非我王某開的先例,先前隨同龐籍龐相陪皇上進大內都這樣。”

這一提醒,皇帝也覺得有理:“是嘛,朕做親王時,地位可是在宰相之下的,不也是在門內下馬嗎?今天這事何故如此?”

不料一向與王安石不對眼剛剛從青塘返回東京的文彥博卻冷冷地甩出一句陰毒的話:“老臣從來只於門外下馬。”言外之意這是當臣子的應該懂得的規矩,難道就你王大宰相特殊?

皇帝為了平息眾怒,秉公處理,將此案移交開封府審理。接手宣德門一案的是開封府判官梁彥明、推官陳忱。

這兩位都是被王安石簡拔出來方便推行變法而塞進開封府的人,他們自然毫不猶豫將門衛判處杖刑,把兩個大膽狂徒打了個屁股開花。

事情至此,本可以畫上句號了。但王安石覺得這事並非偶然,不然一個小小的門衛哪來這麼大的膽?所以強烈要求皇帝徹查幕後指使,拗相公的秉性展露的淋漓盡致。

宣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