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大宋,便是吐蕃贊普所做的一次嘗試,一旦成功了,那他的威望自然會提升,而且軍中也可以提拔、歷練一批自己的親信人馬。
只可惜,開始還算順利,也算打了大宋一個措手不及。然而,待到沈堂從金國借兵而來,經過數個月的大戰之後,吐蕃將近二十萬兵馬大半被擊潰,少部分被沈堂俘虜,只有零零碎碎的人馬逃回了吐蕃境內。
此戰不僅是的贊普的力量大為衰弱,而且使他手中所掌控的兵力也達到了歷史最低點。
好在,吐蕃不少大族之間互相制衡,這才讓贊普有了喘息的機會。否則的話,這贊普恐怕都要換人了!
在那一戰結束後,吐蕃贊普變得低調起來,而後在祿東讚的相助之下,逐漸兼併、收復一些小部落,並且挑起大部落之間的爭鬥。為何當時大宋與金國的兵馬進入吐蕃邊境,吐蕃的反擊如此無力?其一是因為吐蕃剛剛遭受了巨大損失,其二便是宋金聯手實力大增,不過,最重要的原因卻是吐蕃內部正在互相爭權。
小部落來了不是對手,可真正的大部落無暇東顧。
到如今,距離大宋與吐蕃的戰爭已經過去了五年,吐蕃部落之間的爭鬥,是的部落單獨的實力急速衰弱,而悄然發展的贊普卻是再度佔據了上風,甚至,一些中大型部落,也逐漸歸附到贊普的麾下。如此一來,整個吐蕃雖然依舊比不了金國、大宋
這等皇權至上的國度,可是吐蕃各部的力量卻最大限度的歸附皇權。
而這一次吐蕃再度前來渾水摸魚,同樣是吐蕃贊普的計劃。
現在他最缺少的,便是威望!而這種威望,並不僅僅是靠歸附的部落,而是需要真正的本事,來贏得麾下部落更為忠誠的投靠。
吐蕃西部和南部的情況較為複雜,從正西方開始,有加溼彌羅、天竺、泥婆羅等國度,這些國度實力雖然不算強橫,可是本就與西部、南部的諸多部落融合,有的甚至是同屬一脈。如果貿然用兵的話,恐怕自己一方就會先行亂起來。
至於北方,除了西夏之外,便是諸如黃頭回紇、西州回鶴之類(分別屬於後世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羅布泊就是在這一代。)。
這些地方几乎絕大部分是荒無人煙的沙漠,即便是出兵搶回來也沒有太大意義,其次,這些人行蹤不定,派幾支兵馬過去,能不能找到他們都是個問題。萬一到時候找不到人,吃了一嘴沙子回來的話,那可就丟了大人了。
因此,能夠適合吐蕃用兵的,只有大宋、金國、党項。
大宋不用說,成都府乃是天府之國,要不然當時吐蕃也不會想著來佔據成都府路。如果能搶過來,哪怕只有一路之地,也足以讓吐蕃受益匪淺。
至於對金國用兵,同樣是如此。
對於吐蕃來說,那蘭州、河州、積石州一帶,就如同北方對大宋一
樣,乃是當年的故土。如果能收復,贊普的威望自然大增。
至於党項人,雖然吐蕃地域比夏國大得多,甚至大了好幾倍。可党項人一向不好惹……
當然,吐蕃也不是隻會欺負軟的,跟党項交戰也未必不可。可是,想要進攻夏國,先要向北經過百餘里的無人區,而且還要防止隨處可以隱藏的党項人,抄了自己的後路、斷了自己的糧道。
如果一切順利,党項人也乖乖的不去打什麼埋伏,那吐蕃人還要面臨一個大難題,那便是長城。
不錯,就是長城。
這古長城東西向,一直從肅州(酒泉)一帶向東蔓延到黃河邊!在這個時代,長城絕對是難以逾越的屏障之一。
並且,長城邊上的宣化府、西涼府盡皆屯駐兵馬,党項還單獨設了甘肅軍司!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攻打党項人,吐蕃想要不付出點兒血的代價,絕對不會有任何的效果。
可要不怎麼說天無絕人之路呢,吐蕃本來沒什麼機會,可是党項人竟然聯合遼國,對金國開戰了!雙方在臨洮打的不可開交,並且將大宋也攪了進來。這個時候如果不出兵渾水摸魚,那絕對是喪失了天賜良機。
本來想著,先匯聚兵馬擺出陣勢,然後等著其中某一方或者多方來拉攏,以此獲利、慢慢圖之,可沒想到他們的大軍匯聚後,竟然沒人理會。遮一下,吐蕃臉上實在掛不住,所以決定主動出兵試探。為
何他們並未真正與邵鴻淵、辛棄疾開戰,實際上吐蕃的目的是打個招呼,告訴眾人他們已經到了,而且又好幾萬兵馬,想拉攏的可以過來了……
於是,便有了現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