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界的造船活動中,多是由美國買單。中國和日本都對本國的造船業,提供了高額補助金。從而使兩國的造船業,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承接訂單。其中,日本是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美國強有力的主要潛在敵人。而中國與美國關係一向良好,近期越發的密切,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也沒有威脅美國的可能性。所以,中國的造船業,理所當然地在這個龐大的蛋糕上,分得了相當可觀的一塊。其它的物資採購,毋須多說,也是與此類似。趁著歐洲國家忙於戰爭,中國在這場最後的盛宴中,取得了除美國以外的,最大最美味可口的一份。

俄羅斯的內戰如火如荼。

9月,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得知,蘇俄在德國的要求下,準備將其囚禁在戰俘營,遂在馬林斯克——車裡亞賓斯克一線發動了暴動,並在俄國白衛軍的協同下攻克了奔薩、新尼古拉耶夫斯克等許多城市,佔領了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以及伏爾加河流域和烏拉爾的西部地區。

此前,俄臨時政府海參崴地方自治機關宣稱,布林什維克勢力迅速發展,要求協約國派艦隊相助。英法邀請日美一道出兵遠東,日本則試圖單獨出兵西伯利亞,併為此在協約國間進行活動,結果英法贊同、美國反對,日本的企圖遂失敗。但美國還是與各國一道,派軍艦駐紮在海參崴。

捷克斯洛伐克軍團暴動後,美國改變了先前的主張,提議日美兩國共同出兵,然日本內部此時又發生了分歧……經過了一系列的衝突和斡旋後,日軍貪婪鹵莽的行動,惡化了日本的國際地位,並引起了各國的擔憂。此時此刻,國防軍已經一統中國北方。於是,美國就邀請中國共同出兵,

我由芮恩施那裡受到邀請後,考慮一下,就決定出兵。只是,我沒有像美國希望的那樣,派出大量的軍隊。我本來只想派出5000軍隊,意思一下,來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但是,在美國的強烈要求下,我不得不增加到一個團,最後,派出了一個萬人的加強團。

我對疑惑的芮恩施解釋說:“保羅,我很高興,中國能夠為國際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但是你也知道,我目前的情況。中國正處於統一的關鍵時刻,‘攘外必先安內’,我不可能派出太多的軍隊的”。

芮恩施表示了理解。

理解不理解,我也沒有辦法。難道我能告訴他,時機還不成熟,俄羅斯還不夠虛弱,過兩年還會有大旱災和大饑荒。再說,我從來沒有考慮過,與人分享西伯利亞,那是中國下個世紀,乃至下下個世紀,最寶貴的財富。

1919年1月2日,寺內政府屈服於美國壓力,釋出了出兵宣言。

隨即日本派兩個師12000人的兵力,開往海參崴,中國派出10000人,美國派出7000人,英法合派5800人,日本取得聯合遠征軍的最高指揮權。

日本陸軍在海參崴登陸後,擅自行動,深入西伯利亞,先後佔領了濱海州、阿穆爾州和外貝加爾州,及赤塔、尼古拉耶夫斯克、布拉戈維申思克。到2月底,出兵西伯利亞的日軍已達7。2萬名,超出原計劃出兵人數的5倍,日軍佔領東西伯利亞南線全境。

這樣一來,日本政府的承諾,就蕩然無存,直接形成了“雙重外交”,美國立即提出抗議,中國也提出了嚴重抗議。原來支援出兵的元老和國內輿論也轉向反對。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1月5日,富山搶米的訊息,在報紙上報道以後,騷動迅速蔓延到日本全國四分之三的地區。各地民眾紛紛奪取奸商糧店,搗毀富豪住宅,襲擊警察署,進而焚燒建築物,很快轉變為暴動,許多地區的群眾和警察發生流血衝突。流血衝突不斷加劇,並在一週後,達到高潮。據統計,此次騷動參加的總人數,在1000萬人以上。日本政府出動軍隊,進行了血腥鎮壓,被捕民眾多達數萬人,其中有幾千人被判處各種徒刑。

由於此次騷動從搶米開始,日本人稱之為“米騷動”。

因為這兩件事的影響,寺內正毅遂以“米騷動” 為由,於2月29日辭職,繼而成立的原敬內閣的第一個課題,就是撤兵。

對於原敬而言,寺內正毅臨下臺前,總算幹了件好事,就是簽署了同中國的《同盟密約》。《密約》規定:中日之間,結為秘密同盟;中國的海軍規模受到限制,戰列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十萬噸;日本陸軍的規模受到限制,常備陸軍總兵力不得超過15萬——即12個師團,也就是說,日本陸軍需要裁軍5個師團;同時,日本海軍陸戰隊總兵力不得超過一萬;日本的發展方向為太平洋、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