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當然不是吃飽了沒事幹,就請各國使節一起來耍耍。
實力是外交的基礎,與各國的雙邊會談,都卡在某些問題上了,有長期化的趨勢。老實說,與日本人談判最麻煩。日本人能夠把一件蠻橫無理的要求,當成合情合理的事,講出來。如果是我談判,早就叫囂戰爭了。好在蔣百里和唐繼堯,都有極出色的外交能力,倒也能扯個旗鼓相當。當然,如果能夠佔到便宜,其它國家也是不甘人後的。但是,各國以為自己是文明人,在被切實指明後,還多少要講點道理的。說白了就是,偽君子要比真小人好說話。
不久以後,我期待已經的一件事,在日本發生了。
日本是個盛產大米的地方,但是,二十世紀以來,日本開始工業化後,糧食的缺口,越來越大。每年都要在國外,主要是中國和東南亞,進口一定數量的稻米。
自聯省開始推廣雜交水稻後,聯省的大米產量劇增,成為了日本的大米主要供應國。聯省的大米零售價,僅為3~4分錢/斤,與日本米價相差懸殊。從聯省購買大米,販運到日本,就能輕易獲得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二百的利潤,每年聯省對日本的大米銷量都在增長,去年大米銷量高達31萬噸,使日本的米價都降低了1分錢。因為這一時期,日本的城市人口增加,大米的需求也在上升。所以,這樣的進口,不是受到鼓勵,卻也沒有被限制。當然,日本也不是沒有戒心,據調查,日本已經開始了雜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然,目前還只是處於試驗階段。日本方面有意派人,到樅陽農校學習研究,卻被婉言謝絕了。畢竟,該項技術已經成為種子公司贏利的關鍵技術之一,自然不會輕易洩漏。
而今年聯省與北方大戰,有意識地加大了對大米的收購力度,並採取措施限制大米的出口。至12月中旬,聯省對日出口大米不足3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差了近20萬噸。而且日本意圖干涉俄羅斯內戰,正在徵兵,也需要大量的大米。再加之,商人囤積居奇。於是,日本的米價飛漲。七月份每升米只賣0。12日元,進入11月份,已經是0。29日元了,許多日本人家都已斷炊。
於是,在與日置益緊急磋商後,日方決定從東北撤離部分駐軍;而我方決定從儲備糧裡調撥2萬噸,出口給日本。同時,組織糧食,以避免日本的糧食缺口進一步擴大。當然,我也藉此對日本施加了壓力。要求其加快談判速度。
要知道,中日盟約的締結,必然是一個秘密條約。可以想象,如果此條約洩漏,歐洲國家議會討論的,將不再是“美國威脅論”,而是“黃禍威脅論”了。我覺得很有意思,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在歐美等國有“中國威脅論”。而二十世紀初,流行的卻是“美國威脅論”。
中日方雙方的談判,是在一個嚴密封鎖的軍營裡。日方代表團先是由一家日本商行,經地道進入一家國防軍的小型補給站,兩者相距約280米。然後,乘坐每天經過補給站無數車輛中的一輛,進入國防軍軍營內部。然,無論如何保密,總是夜長夢多的。雙方試探這麼長時間,基本的談判底限,也都大致清楚了。現在,只是在討價還價,謀取更多利益而已。
11月7日,一個師團的駐華日軍開始分批撤離到朝鮮。
11月8日,部分大米裝船,運往日本。
但是,這批糧食到達日本後,只有少數流入市場,大部分被與寺內正毅內閣有關的神戶米商瓜分了。糧食價格略一停頓,繼續上漲。
12月初,大米每升價格漲至0。38日元,有些地方甚至賣到0。53日元。而日本女工的平均日工資僅為0。4~0。5日元,也就是說,辛苦工作一天,卻連自己都養不活,更不要說養家餬口了。
12月23日,富山漁婦們與警察爆發了激烈地衝突,有數名警察和數十名漁婦受傷。
12月24日,受此鼓舞,鄰村將米店搶劫一空。
12月29日,電信司技術處(密碼破譯中心)傳出了一個好訊息,他們終於破解了日本與日方代表團聯絡的密碼。
第60章
在我忙於國內的的時候,世界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節奏。這一時期,兩場影響很大的戰爭,仍然繼續。
歐戰的大局已定。9月初,協約國建造船舶的總噸位,首次超過了德國潛艇擊沉的總噸位,正式宣告,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失敗。眾所周知,德國的敗局已定,只是看德國還能夠堅持多少時間而已。
在美國參戰以後,美國提供了大部分物資和經費。在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