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戰,為了方便運輸野戰軍需,日軍和俄軍的工程部隊都曾為修築這條大道出過力,日本佔據遼東半島南部之後,更是將這些縱橫交錯的大道連線起來,並打算在遼東半島東部的沿海地帶修築一條與南滿鐵路並行的鐵路線,原本的施工藍圖就是利用這條南北延伸的土路,但是到目前為止,這條鐵路尚未動工,如此一來,遼東半島東部沿海的南北交通只能依靠這條土路。
日本殖民當局完全是按照殖民地經營遼東半島租借地,因此,這條大道雖然是土路,但是修築的相當正規,道邊挖掘有排水溝,甚至還栽種著樹木,假以時日,未必不會變成柏油馬路。
田苗的裝甲偵察分隊就是沿著這條南北走向的大道南進的,他們一路過來,曾在路上發現不少軍用輜重馬車行進的痕跡,而且痕跡很新,顯示最近曾有大股部隊沿著這條大道調動,這很可能就是大孤山方向過來的日軍留下的痕跡,這些痕跡一直往南延伸,按照常理,日軍部隊應該就在向南進軍。
但是一些細心的參謀發現,在道路附近遺留的日軍宿營遺蹟顯示,沿著這條大道向南進軍的日軍人數不會超過一萬人,而根據空軍先前的空中偵察,大孤山的日軍已經傾巢出動,兵力超過四萬人,那麼這就有個問題了,另外的那三萬日軍哪裡去了?
有的參謀認為,日軍是分兵兩路,重灌部隊和輜重部隊向南去了旅順,而輕裝步兵則向西進軍,翻山越嶺去了,日軍很可能是打算越過那條分隔遼東半島東西部分的大分水嶺,向西直插蓋平方向,去斷西路縱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