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7部分

中國中樞政府的財產了。

所以,當中國的陸軍部隊由瀋陽、錦州、遼陽、營口等集結地區向遼東半島推進之後,鐵道部派出的接收人員也跟著部隊一起向遼東半島進軍,接管沿途所有鐵路的控制權,為了確保接收工作的順利,裝甲列車隨軍行動,而這支裝甲列車部隊的任務也不僅僅是接管南滿鐵路控制權,一旦攻堅戰開始,這支現代化的部隊也將直接投入一線作戰。

作為裝甲列車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沈尚濂親自率領裝甲列車部隊由關內移駐瀋陽,陸軍進攻命令一下達,他立即率領一列裝甲列車走在最前頭,為主力部隊開路,並協助地方部隊解除那些“鐵路警備區”內的日軍武裝。

裝甲列車部隊的正式稱呼是“鐵道炮兵”,而沈尚濂正是炮兵軍官出身,當年共和軍進攻九江城,身為金雞坡要塞管帶的沈尚濂響應起義,反戈一擊,為九江城的光復立下汗馬功勞,也正是從那時起,他逐漸進入趙北視線,並最終成為趙北的嫡系將領,不僅兼管重炮部隊,而且也負責在陸軍大學裡教授炮兵課程,這為他今後指揮炮兵部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現在,沈尚濂的手下軍官、參謀中,許多人都是當年他的陸軍大學學生,這層師生關係的存在,對於指揮部隊作戰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之所以將裝甲列車部隊稱為“鐵道炮兵”,主要是因為這支部隊裝備著一種很有威力的武器:列車炮。這是一種口徑280毫米的重型海軍炮,射程遠,威力大,是對付要塞、永備工事的利器,考慮到旅順要塞的堅固程度,此次旅順攻堅戰,鐵道炮兵將扮演重要角色。

由於列車炮非常沉重,只能依靠鐵路機動,因此,南滿鐵路必須保證完好的落入中國陸軍掌握,沈尚濂之所以率領裝甲列車走在主力前頭,也正是出於這個目的。

但是裝甲列車畢竟不是空軍的轟炸機、戰鬥機,前進的速度要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那些沿途的日軍鐵路守備隊就是一個麻煩,雖然對方缺乏重武器,戰鬥力很弱,但是隻要日軍對鐵路進行破壞,就會阻擋鐵道炮兵的推進。

開始的時候,由於進攻發起非常突然,日本鐵路守備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只能向蓋平方向撤退,但是很快,他們醒悟過來,開始採取行動遲滯中國軍隊的推進。

當沈尚濂率領裝甲列車部隊衝到距離蓋平不過二十多公里的博羅堡的時候,他就不得不停了下來,原因很簡單,因為當地的一座鐵路橋被由北方撤退的日軍鐵路守備隊炸燬了,南滿鐵路交通中斷,必須等待後面的工兵部隊趕上,維修橋樑之後,裝甲列車才能繼續前進。

博羅堡是一座小鎮,位於旅大租借地“中立地帶線”以北,鎮里人口不多,常住人口不過一千多人,但是由於這裡距離日本租借地不遠,又位於南滿鐵路線上,商業比較繁榮,交通也比較便利,和平時期,這裡的流動人口差不多能超過五千人,多數人都是從大連方向過來的,以山東、江蘇人居多,他們是來東北“闖關東”的。

現在是戰爭時期,由於中樞政府在開戰之前就已採取措施,暫時停止了由海路向東北地區移民的行動,所以,現在的博羅堡鎮裡顯得有些冷清,再加上昨天日本鐵路守備隊從鎮裡撤退時騷擾了一次,鎮裡許多居民都已逃走,剩下的居民中以老弱居多。

現在,沈尚濂就坐鎮博羅堡,一邊疏散鎮裡的居民,一邊等待著後續主力部隊的到來。他的部隊裡編制有工兵,但是現在缺乏必要的重型器材和裝備,無法修復那座鐵路橋,只能等待後頭的工兵主力過來。

這博羅堡以前也有中國駐軍,屬於地方部隊,昨天戰爭開始之後,日本鐵路守備隊從這裡撤退時不僅炸燬了這裡的鐵路橋,而且還與駐紮鎮裡的中國地方部隊進行過短暫的交火,在優勢火力與兵力的日軍面前,中國地方部隊的那個步兵連根本不是對手,只能撤離,所以,現在的鐵道炮兵就是鎮裡唯一的中國軍隊。

沈尚濂有些擔心蓋平方向的日軍部隊會出擊博羅堡,所以一再透過列車上搭載的無線電臺向後頭的主力部隊拍發電報,催促他們加快速度趕過來。

按照總參謀部制訂的作戰方案,此次中國陸軍的遼東攻勢分為東線與西線,東線以岫巖為攻擊重點,由東路縱隊負責,西線以蓋平為攻擊重點,由西路縱隊負責,而其中,岫巖方向的攻擊是佯攻,真正的主攻方向在西線,也就是蓋平戰役。

本來,總參謀部命令西線的第一軍首先向岫巖發動進攻,其用意主要就是為了吸引東線蓋平方向日軍的注意力,使其派出援軍救援岫巖日軍,但是這個戰術意圖目前無法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