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部分

法,咱們只好甩開他們自己幹了,至於這關員的人選麼,都是現成的,總稅務司署控制在洋人手裡,他們歧視本部門裡的中國僱員,華人僱員的薪金、提拔都遠遠比不上洋人僱員,哪個中國人會心服口服?人心思變,所以啊,不愁沒人願意給軍政府效力。這洋人啊,就是不能順著他們,給幾分顏色他們就敢開染坊,在咱們中國的地盤上,咱們中國人就必須拿出中國人的骨氣來,叫洋人看看,咱們中國人也是有脊樑的!”

田勁夫說得輕鬆,可是鄒廷弼與黃瀚丞卻是面面相覷。

洋人的報紙說共和軍是中國最具民族、國家主義的軍隊,這話還真是有道理。

第260章 時局紛亂(上)

鄒廷弼與黃瀚丞跟著田勁夫走進兵營宿舍,衛兵端來熱茶,田勁夫坐在行軍床上,架起二郎腿,與兩位商人談天說地套近乎。

黃瀚丞心中無事,倒也罷了,可鄒廷弼一聽說趙北就在這裡,早就心不在焉了,有一句沒一句的跟田勁夫聊天,心裡卻在琢磨見了總司令的面後如何解釋前段時間的事情,畢竟,趙北是向他的信誠銀行投資了五十萬現大洋的。

“總司令為何駕臨武穴?”鄒廷弼收斂心神,小心翼翼問了一句。

“視察水利。眼看著汛期就要到了,這長江防洪馬虎不得,前幾天從德國、荷蘭請來幾個水利技師,到了武漢後就嚷嚷著要巡視長江,正好前兩天幾位同盟會、光復會的革命同志要回東南,總司令就藉著送他們的機會領著那幾位外國水利技師從漢口啟程東行,走著看著,前天走到武穴,與那幾位革命同志分手之後,總司令帶著那幾個洋人到江南邊的興國洲檢視地形去了,那幾個洋人說了,那地方以前是個湖泊,是蓄洪用的,可是後來被百姓圍湖造田,湖泊消失了,雖然那地方現在是魚米之鄉,可一旦長江發了洪水,那地方第一個遭殃,所以啊,總司令是想未雨綢繆,將那地方的百姓遷移到地勢高的地方去,可是百姓們不幹,總司令只好取下策,領著當地的保甲長挨門挨戶的點壯丁,讓他們在村外修築一道土堤,好歹抵擋一下。昨天早上我被一條土狗給咬了後腳根,只好回來修養,現在總司令還在興國洲,說不好啥時候才回來。”

田勁夫邊說邊拉起褲腳,露出腳上的繃帶,鄒廷弼和黃瀚丞這才明白他為何走路一瘸一拐。

“總司令心繫百姓,實為我輩楷模。長江的水患雖讓人擔心,但和那淮河一比,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鄒廷弼連連嘆息。

“是啊,總司令也說了,淮河才是中原百姓的大患,但這說到底,還是黃河的問題,當年要不是元朝皇帝亂修運河,黃河也不會奪淮入海,要說這韃子皇帝就是蠢,不管是元朝的還是清朝的。”田勁夫一本正經的點著頭。

“那幾位洋人看了這一路,有沒有出謀劃策?今年長江是否有大汛?”黃瀚丞急忙問道,雖然他經營拆貨業,可同時也是大地主,不僅在家鄉咸寧擁有數百畝良田,其它各縣也擁有不少田產,這些良田很多都在長江邊,收成、田租都與長江息息相關,不得不多留心這方面的資訊。

田勁夫說道:“洋人又不是神仙,怎麼這麼快就能說長江發不發汛?洋人判斷汛期就是依靠觀測,什麼溫度、溼度、降水量、氣候帶,這些洋人的玩意咱們現在基本上一樣都沒有,就靠洋人技師帶來的那些機器,根本就說不好長江發不發汛。再說了,長江幾千里長,沿江省份不止湖北一省,這長江的防汛不是一個省能幹得好的,只有等將來全國政令統一之後,才說得上治理。不過洋人倒是建議在長江上游修築堤壩,一則蓄洪,二則發電,一舉兩得,總司令也很讚賞此議,總司令說了,等將來中國有了資金、技術,咱們就在宜昌那裡修建一座大型水電站,將來國家安定了,那裡發的電就能點亮華中好幾個省的燈泡了,黃河上也要修建堤壩,那樣一來,不惟黃河水患消除,就連淮河也能伏帖下來,中原百姓的日子才會安定。不過現在軍政府財政困難,民間資金也不好籌集,所以這大型水電站短時間是建不起來的,只能先從小水電站開始建,現在四川那邊正在勘探,總司令打算先在四川建幾座小型水電站,一旦建好,既能發電供給工廠,也能蓄洪防洪,還能灌溉農田,都是利國利民的事業。”

“修水電站治水患?倒是別出心裁。”鄒廷弼讚歎道。“前些日子,鄙人拜會張季老,得知他也有修治淮河造福百姓的夙願,只是一直無人主持,如今袁大總統坐鎮北方,邀張季老北上輔政,若是順利的話,或許淮河修治為期不遠。”

“袁世凱?”田勁夫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