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局勢就夠讓他操心的了,又趕上這當子事,確實有些分身乏術。
“大總統勿慮,依秉鈞之見,此事起因全在那趙北身上,若是大總統下令,立即解除他的軍職,或許可以與日本談判,日本人就是想要漢冶萍,這是商業事務,可以好好談,而且趙北一撤,有了臺階下,英國人也好出面斡旋。現在英國人擔心的是,這個趙北很可能挑起一場毫無意義的戰爭,重現當年庚子之變。”趙秉鈞不緊不慢的說道。
“若趙北不肯交出兵權呢?大總統顏面何在?況且,此時中日衝突未息,天下群情洶洶,這個時候解除趙北兵權,只會授人以柄,給趙北反客為主之機。”楊度第一個反對。
“共和軍自成一體,絕非北洋可以指揮,趙北又是首義英雄,革命先鋒,天下景仰,不可輕黜。”薩鎮冰也持反對意見。
徐樹錚卻附和趙秉鈞,說道:“政令不統一,談何大總統顏面?況且趙北雄據一方,跋扈非常,不早除去,必成中樞大患。既然共和已立,就要有個共和的樣子,大總統令一下,趙北若是不去職,便是抗拒中樞,到時千夫所指,自無他容身之地,‘首義英雄’又怎麼樣?還能與天下人相抗不成?若趙北有自知之明,不如趁此機會通電下野,調到北方任個閒職,中樞也不追究他輕啟外釁之過。至於中日衝突,還是和平解決為好,咱們的軍隊比起日本差得遠,大炮連人家的一個零頭都沒有,海軍就是擺設,憑什麼打?”
“不妥不妥。”楊度連連搖頭。
“趙北飛揚跋扈,雄據一方,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