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編順口溜的,你們不臉紅,段某臉紅!混編之事,我意已決,北洋單獨編練兩個師,其它的部隊,我不管了!但是這兩個師,那必須是精銳裡頭的精銳,虎賁裡頭的虎賁!誰敢在這上頭給我耍心眼,別怪段某翻臉不認人!”
說完,氣哼哼的拿起軍帽,帶著副官走出了會議室,留下那幫北洋元老們面面相覷。
這位“段虎”到底是怎麼了?難道,他也要投靠趙北了麼?在座眾人向段芝貴望去,卻見他正把玩著一隻翡翠鼻菸盒,發現眾人望著自己,於是淡淡一笑,說出番道理來。
“諸位啊,段總長的話你們也都聽見了?那就別愣著了,趕緊回去整備自己的部隊吧,別忘了,咱們從軍,可不是為了吃軍餉過日子,而是為了精忠報國!”
這句“精忠報國”從段芝貴嘴裡說出來,未免有些諷刺,眾人無不側目。
你段芝貴若是精忠報國,那這裡的軍官們就都是這個國家的中流砥柱了!
第417章 小動作(上)
蒸汽機的轟鳴聲中,一艘拖船噴著黑煙駛出港口,向一艘正在港口外減速的客船駛去,兩艘輪船上都懸掛著五色旗。
這裡是天津大沽,直隸乃至整個中國北方最重要的商港,每天進出港口的船隻眾多,就靠幾艘拖船引水、領航,港口的工作效率並不高。
拖船靠上了那艘客船,在拖船的協助下,這艘客船終於駛進港口,並在一個碼頭上靠了岸,乘客們還沒開始下船,就聽到了碼頭上傳來的軍樂聲。
乘客們站在船舷邊向碼頭上眺望,看見了一些列隊計程車兵,也看見了一支軍樂隊,而且,在碼頭棧橋上還扎著一座牌樓,上頭掛著一條橫幅,橫幅上寫著幾個金光大字:
“歡迎國會議員蒞臨京津!”
乘客們互相打聽,這才得知,跟他們同乘一船的乘客裡頭,有數十名國會議員,他們是應民國大總統趙北的邀請到京津地區的,主要任務是為即將搬遷到北京的國會打前站,聽說那座國會大廈正在興建之中,這些國會議員的任務之一,就是在國會大廈正式完工之前挑選一處合適的地點,作為國會開會、辦公之所。
在乘客們好奇的目光之下,國會眾議院議長湯化龍率領數十名國會議員,跟著一名輪船的二副從貴賓通道走上棧橋,向碼頭上行去。
負責迎接他們的是幾名從北京派過來的中樞代表,其中以薩鎮冰職務最高,地位也最顯赫,他現在不僅是海軍部的高階顧問,而且也是海軍部總長湯鄉銘的知交好友,而湯鄉銘則是湯化龍的弟弟。
薩鎮冰與湯化龍等人寒暄之後,就將一封湯鄉銘的親筆信交給了湯化龍。
“湯鑄新正忙著海軍部的事情,無法分身前來,故此手書一封,讓我轉交湯議長。”薩鎮冰指著湯鄉銘的那封信說道。
湯化龍拆了信,匆匆掃了幾眼,抬起頭向薩鎮冰淡淡一笑,說道:“鑄新閱歷不足,涉事未深,蒙大總統信任,身居高位,恐難服眾,以後這海軍部的事情,還要多多仰仗鼎銘兄協助,鼎銘兄還需提攜後進晚輩才是啊。”
薩鎮冰也是一笑,說道:“湯鑄新辦事穩妥,海軍部的事情他還是能夠勝任的,若論閱歷,他去外國學過海軍,那也是足夠的,至於威望麼,慢慢培養就是了。現在咱們民國的大總統也不過才區區二十七歲麼,卻將北洋玩弄於股掌之間,後生可畏啊。”
見薩鎮冰似乎有些落寞,湯化龍很識趣的轉移了話題。
“鼎銘兄,國會議員北上議政,中樞派幾個司員過來迎接就行了,怎麼勞您大駕過來接咱們?”
“本來中樞確實是這麼安排的,不過正好趕上我也到大沽公幹,索性乾脆就委了我一個‘歡迎大使’的名頭,叫我來接你們。”
“哦?鼎銘兄到這大沽公幹,只怕也是海軍部的差事吧。”
“是啊,海軍部打算整頓海軍,要建立一所最好的海軍學校,就派我過來選校址。另外,過段日子我還要去一趟青島,不過那件事涉及機密,卻是不便相告了。”
薩鎮冰說話點到即止,湯化龍也沒追問,兩人攜手步下棧橋,在軍隊的護送下乘坐馬車前往火車站。
與薩鎮冰、湯化龍同乘一輛馬車的還有饒漢祥,他現在不僅是國會眾議員,而且作為國會參議院議長黎元洪的全權代表協助湯化龍,饒漢祥與薩鎮冰也不算是陌生人,“戊申革命”中,薩鎮冰率領清軍江防艦隊到武漢威懾革命力量時,饒漢祥就作為黎元洪的說客前往薩鎮冰的旗艦,並帶去了黎元洪的一封親筆信,雖然薩鎮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