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到哈爾濱,吳祿貞的真正目的是來實地考察一下北滿地區朝鮮反日僑民的鬥志的,以便為中樞的下一步戰略實施出謀劃策。
自從兩年前朝鮮半島爆發大規模的反日起義以來,東三省地區就成為了那些反日遊擊隊最可靠的後勤物資通道,民國軍事情報局透過各種渠道蒐集過來的日造、俄造步槍與子彈就是從東三省地區運到朝鮮半島北部的,而這其中,又以“北滿通道”最為重要,因為這裡是俄國的勢力範圍,鐵路都掌握在俄國人手裡,所以,日本政府和軍部不可能控制住軍火的大規模走私,雖然日本政府也多次透過外交渠道向俄國方面提出合作請求,但是對於在日俄戰爭中吃了大敗仗的俄國來講,只要朝鮮人的反日獨立鬥爭不會影響到俄國對北滿地區的統治,那麼,俄國政府倒是不介意將日本政府的主要注意力轉回朝鮮半島去,這有利於俄國在東三省地區以及蒙古地區加強影響力。
在這種國際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朝鮮愛國團體和組織選擇在東三省北部俄控區建立聯絡站,一些原本活動於東三省南部日控區的朝鮮反日團體也將基地搬到了北滿地區,如此一來,在哈爾濱地區形成了許多朝鮮僑民聚居區,由於這些人基本上遵守俄國的殖民秩序,因此,俄國殖民當局對於這些朝鮮僑民的存在基本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在這些朝鮮僑民裡,很難說誰是反日的游擊隊員,誰又只是為了逃離戰亂的祖國而避居國外的普通百姓。
吳祿貞此次趕來哈爾濱,就是為了與這些朝鮮僑民接觸。
下了火車,在那戒備森嚴的火車站裡等了不長時間,一名商人打扮的漢子就走到吳祿貞等人跟前,看了幾眼眾人提著的行李,很客氣的問了他們一句。
“幾位,可是防疫委員會派來的特別調查員?敢問誰是帶隊的?如何稱呼?”商人一口山東腔。
“是的,我們正是防疫委員會派來的特別調查員,鄙姓吳,是領隊,你叫我吳先生就行了。”
吳祿貞急忙走上兩步,與那商人握了握手,趁著這個機會,兩人的手指都在不經意間做了幾個動作,算是接上了頭。
“原來是吳先生。在下張宗昌,四海貿易公司的買辦,諸位在哈爾濱逗留期間,這食宿就由四海貿易公司承辦。馬車已在火車站外頭等著,幾位隨我來。”
說完,這商人領著吳祿貞等人離開了火車站,在車站外頭上了一輛打著徽記的四輪馬車,幾人上了車後,馬車便啟動了,向哈爾濱市中心駛去。
在馬車裡,那“商人”張宗昌拿出幾根精製的紙菸,遞給吳祿貞和他的那幾名隨員,並替幾人點著了火。
吳祿貞端詳著這個“商人”,問道:“張先生,我剛才見你打手勢的動作很是利索,想必早年也是跑江湖的吧?”
“吳先生客氣了,在下當不起這‘先生’二字,在下草字效坤。吳先生眼光不錯,在下當年確實在綠林裡混過,後來又跑去海參崴混了段日子,這江湖規矩倒是懂得一些,還會說幾句俄國話。”張宗昌說道。
吳祿貞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雖然不是軍情局的人,但是他也清楚,經過這兩年多的苦心經營,軍情局已在東三省地區建立了許多情報站和聯絡點,哈爾濱作為北滿地區的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軍情局在這裡建立了“北滿情報站”,負責人代號“鐵橋”,而這眼前的張宗昌顯然就是“鐵橋”的手下。
至於“北滿情報站”的細節,吳祿貞卻是完全不清楚了,他甚至不知道這“四海貿易公司”是否就是情報站的一個聯絡點,不過現在他倒不操心這事,如果說在南滿地區還必須提防日本人的話,那麼,這北滿地區就不必風聲鶴唳了,現在的中俄兩國,這關係還是比較不錯的,那條連線內外蒙古的鐵路就是兩國“友誼”的象徵,雖然那條鐵路還沒有完工。
馬車不緊不慢的走了十多分鐘,然後停了下來,張宗昌先下了車,吳祿貞也帶著隨員下了車,抬頭一望,卻見一座氣派的兩層樓房就在眼前,一樓是家俄國洋行,二樓的外牆上掛著個醒目的招牌,上頭六個大字:四海貿易公司。
“吳先生,請上樓。鐵橋先生就在樓上等著您。”張宗昌微笑著做了個請的手勢。
“哦?鐵橋先生就在這裡?”
吳祿貞確實有些意外,他沒想到北滿情報站的站長竟然在這裡親自等他,於是也沒羅嗦,戴好禮帽,整了整洋裝,提著公文包進了洋樓。
第496章 特別調查員(下)
就在吳祿貞踏上洋行門前的臺階的那一刻,二樓窗戶後那被挑起的窗簾迅速被人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