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9部分

“原來雪堂先生也在這裡。”

楊度這時才認出一名舊相識,既不是侍從室的,也不是督政處的,乃是一名閒人,於是上前見禮,但是黃興和熊成基卻不認識那人,總統便為兩人引見。

“克強,味根,這位是羅振玉先生,字叔言,號雪堂,祖籍浙江,客居江蘇,前清時候,他先後做過張之洞、岑春煊等地方大員的幕僚,那座江蘇師範學堂就是羅先生創辦的,他也是學堂監督,革命爆發的時候,他在京師大學堂擔任農科監督,如果不是革命爆發的話,他還準備去日本留學的,羅先生對於農學非常有見識,當年他與人在上海創辦農學社,還出版了《農學報》,那套《農學叢書》也是他主持編撰的,現在我國農業技術之落後,糧食作物產量之低下,都是駭人聽聞的,所以,今天羅先生過來之後,我就向他諮詢一下農業上的事情。現在中樞打算建立幾所農業專科學校,羅先生可以為中樞參謀參謀。”

黃興與熊成基早就聽說趙北打算組建專門的農業學校,不過兩人都沒想到這麼快總統就著手準備了,中國是農業大國,但卻不是強國,“無農不穩”,這句話兩人也是明白的,於是急忙上前與羅振玉見禮。

羅振玉也是客氣,說道:“其實,鄙人是岑雲階(岑春煊)請過來的,為總統做參謀還是其次,鄙人主要是想毛遂自薦去甘肅的,那裡有個地方叫敦煌,九年之前,英國冒險家斯坦因和法國冒險家伯希和在那裡發現了一座洞窟,從那洞窟裡盜取了大量文卷、經書,前些天我聽說伯希和在北京露面,專門前往拜會,看了看他帶的那些經文、文卷,發現均為唐代手本,價值連城,如此國寶流失於洋人之手,鄙人是痛心疾首啊,聽那伯希和說,敦煌洞窟之中尚有數千卷未及運出的古代文卷,鄙人恨不得飛去甘肅,聽說總統麾下有飛機隊,這不,鄙人就趕來了,想請總統批個條子,用飛機送我去甘肅,一日行千里,關山渡若飛,可是總統卻不同意。”

見羅振玉仍對此事耿耿於懷,趙北笑道:“羅先生,飛機現在可飛不了那麼遠,沿途沒有汽油可加,你是飛不到敦煌的,再說了,你對農業很有心得,國學只是你的休閒之樂,怎可捨本逐末?敦煌那邊你就放寬心,我已電告甘肅方面,務必儘快封閉洞窟,並派兵守衛,禁止任何人靠近,更不許洋人盜賣。現在咱們沒有精力去管那些,但是等將來咱們騰出手來,就把這些國寶好好研究研究,不僅敦煌的文卷要研究,那甲骨文也是要研究的,這都是羅先生的興趣所在,我也不會打攪你的雅興,不過目前,這最最緊要的事情就是把農業辦好,首先要讓國民吃得飽飯,然後才能去想別的事情。”

羅振玉苦笑道:“其實,我來之前,王伯隅就曾來電勸阻,要我‘不食周黍’。可我還是來了,畢竟是岑雲階請我,當年我是他的幕客,確實也不好駁了故主的面子。‘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農業為國政重中之重,這個道理我是懂的,不過咱們說好,我只做參謀,不做民國的官。”

“王伯隅?是不是那個前清遺老王國維?”

一聽“王伯隅”這三個字,熊成基立刻來了精神。

“前清遺老?他不忘前朝,也不過是讀書人的本分,他與我還是姻親呢,若論‘前清遺老’,鄙人恐怕也逃不了嫌疑吧?”

說到這裡,羅振玉拿手提起腦後的一截辮子,這截辮子本來藏在斗篷之下,熊成基開始的時候沒看見,但是現在,熊成基卻被這根辮子激怒了。

“你這辮子,也得剪!現在滿清已經滅亡,他們還蓄著這根豬尾巴做什麼?難道還想等那滿清王朝復辟麼?告訴你們,現在的那個‘關外八旗’已經被打垮了,前幾天,還差點抓住了兩個大頭目,告訴你們,那個滿清王朝已經被扔進糞坑了!”

羅振玉放下辮子,不緊不慢的說道:“熊委員,你這話可說得不對了。我這根辮子可是拿錢換的,‘辮子稅’,現在還沒取消呢,雖說一年一繳,不許一繳多年,可是隻要這‘辮子稅’一日不廢除,那麼,我這辮子就能多蓄一日。現在共和了,政府得講法律,得尊重國民的權利,別人想蓄辮,與你熊委員何干?”

眼見著現場的火藥味越來越濃,身為民國大總統的趙北不得不出面打圓場,他可沒想請這麼一位滿清遺老過來做參謀,是岑春煊一力舉薦此人,畢竟岑春煊現在也是聯合陣線的委員,也不能駁了岑委員的面子,現在就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用人看才不看德。

“二位,不就是一根辮子麼?何必劍拔弩張?要我說啊,咱們今日是來賞雪的,不是來吵架的,剪不剪頭上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