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對待生父的問題上,高宗還是採納了崔益鉉的建議。是年11月,高宗終於釋出朝報,宣佈親政:
自從大王大妃千歲垂簾聽政之後,國太公即為攝政,然而,實際上所有政事皆由朕親自
裁決。現在,朕已然成年,無設定攝政之必要,因此廢除攝政制度,國太公身為國家的“大老”,宜使其安享晚年。特此公告全國百姓與滿朝文武百官。
這份公告對大院君來說,無異於晴空霹靂。大院君咽不下這口氣,第二天早上想要進宮參加朝會,在敦化門卻被守門的將官擋在門衛:
“王上有令,國太公從今天起,不用進宮了。”
大院君槌胸頓地,欲哭無淚,沒想自己這麼輕易地就被趕下了臺。回到雲峴宮,前思後想,形勢已無法逆轉,只有放棄權力,退隱三溪洞山莊,從長計議。
高宗宣佈親政的第二天,受大院君重用的左議政姜老、右議政韓啟源等各方面的重要人物,均上疏辭呈,高宗勃然大怒,一一準奏。興宣大院君的十年勢力被逐出之後,取而代之的是閔妃戚族政府。
戚族政府成立於是年12月,高宗親政不過是堂皇的裝飾品,實際上在背後操縱全盤國事的,正是閔妃。所有國事高宗都一一問過閔妃之後才處理,高宗上朝時,閔妃躲在屏風後面,偷聽大臣們發言。宮外政事一切委託給閔升鎬、閔謙鎬等諸閔,其他為趕走大院君出力賣命的人員,也被安排到了朝廷內部。
李儒元被任命為領議政,經常與大院君對立的樸珪壽被任命為右議政。興寅君李最應本來就是個只認錢的無能之人,因此大院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