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是“非典”,“非典”對應的是“34”,那倒過來豈不就是“43”。用同樣方法則這一行10個數從尾到頭的排列就很容易背出來,應該是:3143750586。
那為何任意從中抽出一位,我只要想一下,也都能準確回答呢?
這其實也很簡單。
比如你問:“第5位是什麼?”
第5位一定是第3個詞所代表的兩位數的前1位。第3個詞是“林彪”,林彪對應的數是“57”,這“57”的前1位是“5”,則第5位數應是“5”。你看,有多簡單!
現在你明白這其中的奧妙了吧?而我前面不是把100位數分成了10行嗎?實際上只要記住了第一行,記餘下面9行的道理也完全一樣……將每一行變成一句話,記住餘下9句話不就可以了嗎?
而如果我們再設法將每句的第一個詞也串起來,串成一句很容易記的話,那我們豈不就很容易從第一句連到第二句,從第二句連到第三句,直至將這100位數整個都有秩序地串起來。
關鍵的一步
聽了我以上介紹,你有何感想?是不是感到又新鮮又好奇?但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你一定納悶,而且一定會問:剛才第一行那5個數“68”、“50”、“57”、“34”、“13”在你腦中的程式碼怎麼會是“坦克”、“周春園”、“林彪”、“非典”、“女巫”呢?
這的確是個關鍵問題。因為很顯然,如果你腦子中每個兩位數都有其對應的程式碼,這些程式碼又形象易記,你一見到某個兩位數腦子裡立即能飛速反應出它的程式碼,那以上一切豈不就是一件輕而易舉、誰都可以做到的事?
於是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做到這一步。這一步做到了,一切就水到渠成;這一步做不到,那一切就只是枉然。
第21節:記憶的規律
現在問題又返回到了我們本書所討論的最核心的問題上了……“知道”了,但如何“做到”?如果做不到,那知道得再多、懂得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
而我們許多人就是在這一步上給卡住了,而且許多事情都是在這一步上給卡住的,我甚至敢打保票,那天與我一起在紅塔禮堂聽課的近千名小同學,絕大部分也都是在這一步上給卡住了。他們雖然知道了有關記憶的種種神奇,但他們身上卻並沒有產生奇蹟。相反,這奇蹟卻出現在了我這位年屆花甲的人身上。
因此,如何從“知道”變為“做到”,這裡是一個關,這裡有一道坎,成功與失敗、快樂與痛苦、富足與貧窮、健康與病弱、圓滿與不幸,往往就在這裡分出了叉路。
那這奇蹟如何會誕生在我這位年屆花甲的人身上的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面對這個關、面對這道坎,我有一盞奇妙無比、法術無邊的東方神燈……這神燈便是習慣,它能化為一葉輕舟,載著我很容易從“知道”的此岸,駛向“做到”的彼岸。
因此那天從紅塔禮堂聽完課後,第二天我就開始了第一步行動。
我的第一步行動
我知道要達到對長串數字神奇的記憶效果,關鍵是我們前面所說的程式碼。如果所有兩位數都有一個程式碼,而且這些程式碼都能編得確實很容易記憶,那問題就等於解決了一半。
於是我開始了第一步行動……為所有兩位數編程式碼,目的是使一個個抽象難記的數,變為一樣樣形象易記的東西。
那什麼東西形象易記呢?
根據記憶的規律,這樣一些東西是很形象易記的:
有形狀的東西容易記;
有色彩的東西容易記;
有聲音的東西容易記;
有節奏的東西容易記;
有動感的東西容易記;
有性感的東西容易記;
有次序的東西容易記;
有邏輯的東西容易記;
有意義的東西容易記;
有誇張、幽默、荒誕、驚險、刺激的東西容易記;
……根據以上規律,我決定對從1到100的所有數都編碼,因為以上我們談到的兩位數肯定都在這100個數中。但這樣做工作量會很大,會望而卻步。
怎麼辦?
這時那盞奇妙的神燈……習慣……就發揮其神威了:我給自己設計了一個習慣,每天只編10個碼。第一天從1到10,第二天從11到20,這樣每天就輕鬆多了,用10天不就編完了嗎?
因此第一天我就對1到10這10個數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