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博帕爾防禦部署地圖。
雖然地圖並不完整,比如沒有東北防禦陣地的結構圖,但是上面有相鄰城區的防禦部署情況,以及防禦部隊的具體情況。
有了這份情報,第381裝甲旅就能選擇最合適的進攻路線。
該地圖上最重要的資訊示不是印軍的防禦部署情況,而是明確標註出來的博帕爾城防司令部。與裴承毅預料的一樣,城防司令部設在地下,而且埋了50米深,上面還有厚度超過10米的鋼筋混凝土,由至少5條以上的地下通道與東北方向上的地下坑道系統相連,用普通的鑽地炸彈很難炸燬,而且直接轟炸的效果不會好到哪裡去。
當天下午,裴承毅就把第381裝甲旅發回來的地圖照片交給了盧誠聞。
怎麼對付印軍切防司令部,那是盧誠聞的事情,與裴承毅沒有多大關係。按照裴承毅的要求,除了特種炸彈之外,盧誠聞可以調動前線指揮部下轄的一切軍事力量,務必在24小時之內打掉印軍的指揮中心。
做好這一安排之後,裴承毅將攻佔博帕爾的時間提前到了9月3日12點。
只要能夠炸掉印軍的指揮中心,就能迫使印軍投降。似乎信心非常充足,裴承毅當天傍晚就讓38軍的後勤部隊趕赴前線,準備協助戰鬥部隊收容戰俘。為了儘快使博帕爾成為共和國軍隊的進攻出發地,裴承毅還派了1支有數百部重型卡車的車隊過去,除了運送修建基礎設施的裝置與物資之外,還負責向後方運送戰俘。
當天晚上,裴承毅收到了第三條好訊息,準確的說,算不上好訊息。
在新德里南面活動的突擊部隊攻佔了馬圖拉東面的哈特勒斯,隨後在哈特勒斯北面與印軍交火,激戰中殲滅了1個印軍裝甲師。凌雲霄發回訊息的時候,突擊部隊已經離開交戰地點,正在向南運動,準備在夜間對付從南面撲來的另外1個印軍裝甲師。按照凌雲霄的報告,殲滅第二個印軍裝甲師之後,突擊部隊將再次撲向馬圖拉。
權衡利弊之後,裴承毅調整了突擊部隊的作戰行動,要求凌雲霄在夜間的殲滅戰結束之後向南運動,準備返回佔西。
也就是說,突擊部隊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只要能夠及時回到佔西,就能確保萬無一失。因為知道凌雲霄是個很衝動的人,所以裴承毅格外強調,博帕爾的戰鬥即將結束,主力部隊很快就會向西挺進,如果77軍不能儘快恢復戰鬥力,肯定會錯過接下來的好戲。毫無疑問,凌雲霄不會讓77軍留在後面看熱鬧。雖然以77軍的狀態,就算及時返回佔西,也不大可能在9月15日之前恢復戰鬥力,特別是第771裝甲突擊旅與第773裝甲突擊旅都需要補充兵員。讓新兵適應戰場環境就得花上半個月,但是裴承毅非常瞭解凌雲霄的性格,只要77軍還能戰鬥,哪怕只有1個旅能夠戰鬥,就不會錯過任何可以立功的機會。
對凌雲霄來說,他也沒有別的選擇。
77軍成立之後,凌雲霄當了10多年的軍長,與他同期當上軍長的少將除了少數退役的之外,都早就獲的晉升,只有他還是少將。按照共和國的人事體制,如果凌雲霄在2037年之前還沒獲得晉升,就只能光榮退役。毫無疑問,凌雲霄肯定不想退役,更不想把他一手打造的77軍交給其他人。也就是說,凌雲霄必須抓住這次戰爭中的所有機會,爭取在戰爭期間晉升為中將,哪怕他仍然只能留在77軍當軍長,也比退役好一萬倍。以凌雲霄在77軍的威望,為了讓軍長留下來,77軍的官兵都會拼命。
可以說,9月1日發生的這三件事情,基本上決定了戰爭的總體局勢。
9月2日凌晨,盧誠聞開始行動了。
兩支特種小分隊部署到位後,盧誠聞首先派出執行特殊任務的轟炸機。因為裴承毅明確要求不能使用特種炸彈,所以盧誠聞只能讓轟炸機使用重達4500千克的超級炸彈,而且是一次使用3枚。在特種小分隊的指引下,轟炸非常精確,3枚炸彈依次落在了印軍指揮中心的頭頂上,在地面上炸出了一個直徑超過150米,深近40米的大坑。轟炸機飛走後,執行重點轟炸任務的J…16A戰鬥機到達,依次向同一位置投擲了4枚2000千克級的重型鑽地炸彈。因為彈坑太深,市區內的建築物對轟炸造成了影響,所以只能由特種兵在附近的建築物頂部用鐳射照射器為制導炸彈指引目標。前2枚炸彈就炸穿了印軍指揮中心頂部的鋼筋混凝土,後2枚炸彈鑽進指揮中心內部爆炸。為了確認轟炸結果,特種兵不但使用先進的探測儀器測量各種爆炸顯現,還下到的面進行現場勘察。為了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