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2部分

當然,關鍵還是印度臨時政府的人選。

這件事不由裴承毅負責,也不由劉曉賓負責,元首早就安排顧衛民處理。

裴承毅忙著為下一輪進攻做準備的時候,共和國對印度核目標進行戰略打擊的訊息已經傳遍了全世界,隨同傳開的還有魯拉賈帕尼在布羅奇身亡的訊息。

首先重點報道的仍然是西方新聞媒體。

只是讓西方世界大跌眼鏡的是,普通民眾對共和國的轟炸行動並沒太大反應。一些西方國家的調查機構還專門做了隨機調查,得出的結論對西方國家政府產生了很大影響。大部分西方媒體在報道戰略轟炸的相關訊息時,都不自覺的與當年共和國對日本核設施的轟炸行動做了對比。真正影響西方民眾的就是這些對比,因為針對印度的戰略轟炸與針對日本的戰略轟炸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共和國並沒有轟炸印度的民用核設施,開戰之後,還在核設施周圍劃出了安全區,不對安全區內的任何非軍事目標進行轟炸,從而沒有在印度產生大規模放射性汙染。共和國轟炸印度的軍事核目標,既是自我保護的手段,又對世界的和平與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因為沒人願意看到核武器落入某些極端組織的手中。最重要的是,在宣佈相關訊息的時候,共和國儘量避開了敏感問題,重點宣稱轟炸的針對性。

除此之外,美國政府也在相關宣告中對共和國的行動給予了肯定。雖然美國政府的態度有待商榷,但是對西方民眾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美國都認為炸掉印度的核武器有利於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歐洲憑什麼反對呢?

當然,轟炸並沒有導致歐洲民眾比較關心的人道主義災難。印度不是日本,國土面積相對廣袤,核武器基地離人口密集地區較遠,而且大部分軍事核設施都在地下,轟炸不會對平民造成太大的影響。

相對而言,歐洲民眾更關心魯拉賈帕尼的死因。

一直無事生非的西方新聞媒體立即利用了歐洲民眾的心態,在報道中大肆猜測魯拉賈帕尼的死因。雖然在印度政府、共和國政府、美國政府等有發言權的政府均沒就發表與魯拉賈帕尼死因有關的訊息,但是西方新聞媒體仍然能夠借題發揮,紛紛猜測,是不是共和國軍隊炸死了魯拉賈帕尼。

直到9月25日,印度此府率先公佈魯拉賈帕尼的死因,西方新聞媒體才沒胡亂猜測。

雖然印度政府在公佈的訊息中沒有明確提到魯拉賈帕尼到底是怎麼死的,但是提到了魯拉賈帕尼身亡的時候,共和國軍隊已經攻佔了布羅奇,並且在布羅奇城區了展開了大規模搜捕行動。

這下,矛頭直接指向了共和國。

西方新聞媒體藉此大做文章,認為是共和國軍隊炸死了魯拉賈帕尼,而且在布羅奇展開大規模搜捕行動就是針對魯拉賈帕尼。

在印度政府發表訊息後大約2個小時,共和國政府也發表了相關訊息。

與印度政府釋出的訊息相比,共和國政府釋出的訊息更有說服力,因為不但公佈了魯拉賈帕尼身亡現場的大量照片,被俘衛隊成員的口供,戰鬥現場的錄象,還公佈了當地居民的證詞。讓西方新聞媒體有點想不通的是,共和國在發起輿論反擊的時候,直言不諱的提到了在布羅奇進行大規模搜捕就是針對魯拉賈帕尼,而且共和國還發出了高達5000萬元的懸賞。當然,發表訊息的時候,拿到賞金的印度人也出現在了新聞現場,親口向全世界的記者講述了事發過程。至於這名印度人會不會回到印度,恐怕就不得而知了,畢竟5000萬元足夠他與他的家人在共和國舒舒服服的過上一輩子了。

隨後,共和國國防部發言人公開邀請其他國家記者前往布羅奇採訪。

雖然還有部分西方新聞媒體質疑共和國政府操縱證據與證人,編造了魯拉賈帕尼被印度人炸死的虛假經過,但是在印度政府遲遲不肯發表針對性的訊息,美國政府也保持沉默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西方新聞媒體不再關注魯拉賈帕尼的死因。說白了,果真是共和國軍隊蓄意炸死了魯拉賈帕尼,為什麼還要公佈針對魯拉賈帕尼的大規模搜捕行動,以及高達5000萬元的懸賞呢?再說了,就算是共和國軍隊炸死了魯拉賈帕尼,又能怎麼樣?事發地點不在新德里,而是在千里之外的布羅奇。共和國軍隊沒有保護魯拉賈帕尼個人安全的義務,而且魯拉賈帕尼是敵對國領導人,只要在戰場上相遇,共和國軍隊有一萬個理由炸死魯拉賈帕尼或者將其抓獲。繼續炒作魯拉賈帕尼的死因,不但不能給西方新聞媒體帶來任何好處,還會讓觀眾對那些沒有價值的新聞報道感到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