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7部分

5C代傷返航。

嚴格的說,轟炸非常成功。

ZW…26發回轟炸甄別資訊後,90個目標遭到摧毀的預判得到確認。在沒有完全奪取制空權、執行高危險性轟炸任務的情況下,戰損率超過10%不足為奇。如果不是空軍的戰略航空兵率先轟炸了日本的戰區與遠端防空系統,加上眾多支援部隊同時發動進攻,恐怕戰損率將超過20%。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因為沒有考慮轟炸日本的所有核設施,所以比較倉促,按照章忠憲的話來說,空軍做好了戰損50%的準備!

在準備第二輪轟炸的時候,空軍司令部向總參謀部提交了轟炸報告。為了不對元首造成影響,裴承毅帶著一批參謀軍官到戰術指揮中心旁邊的會議室去處理空軍的轟炸報告。

半島戰爭後,所有共和國軍人都知道,王元慶與紀佑國一樣,是一位非常重視官兵生命的元首。半島戰爭期間,正是因為傷亡過於慘重,王元慶才多次以副元首的身份提出加快戰爭程序,減少戰爭傷亡的建議,並且最終讓時任元首的趙潤東採納了建議,最終讓數以萬計的共和國軍人安然返回故鄉。

在王元慶眼裡,1名共和國軍人比1萬個敵人還要重要。

事實上,空軍的失並不大。算上其他方向上的作戰行動,1個多小時的戰鬥中,只有13名飛行員陣亡或者失蹤,27名飛行員負傷。要知道半島戰爭第一次戰役期間,空軍在一次作戰行動中就有50多名飛行員陣亡與失蹤!

此時,空軍基地的地勤人正在以最快的速度為戰機做起飛準備工作。

雖然從來沒人重視這些用汗水為戰爭做貢獻的、默默無聞的軍人,但是沒有優秀的地勤人員、就沒有強大的空軍。從戰爭角度講地勤人員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飛行員。以共和國空軍為例,雖然J…14C的勤務量比J…14降低了近50%,但是平均每架J…14C需要4名地勤人員。也就是說勤人員是飛行員的4倍。用空軍內部的話語來說,如果沒有地勤人員,飛行員根本不可能駕駛戰鬥機飛上天。後勤保障能力,就是空軍的戰鬥力。

從第一架戰鬥機著陸,到完成起飛再次執行作戰任務所需的所有保障工作,僅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