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1部分

服不但具有廢物回收系統(不需要在轟炸機上設定廁所),食物供應系統(類似於第一代宇航員使用的流體高能食物,口感並不好)、生命保障系統(主要就是供氧),還參照戰鬥機的標準,具備抗荷能力與彈射救生能力。簡單的說,飛行員穿上新式飛行服之後,吃喝拉撒都不用挪屁股,進行高空高速飛行時的舒適性遠超過一般飛行服,如果遇到危險,還能直接跳傘逃生,不用像以往那樣需要將速度與高度降低到彈射範圍之內才能逃生。

將這套新式飛行服首先用在試飛部隊,不是不應該首先裝備戰略航空兵,因為戰術航空兵,特別是執行制空任務的戰鬥和飛行員更需要這樣的裝備。主要是試飛部隊本身就肩負著試驗性質,所以利用H…11試飛的機會對新式飛行服的效能進行測試,能夠省下很大一筆試驗經費。

在密閉的環境中坐上幾個小時,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周霜楓沒有抱怨什麼,本來試乏部隊的津貼就非常高,而且能夠駕駛最新式的轟炸機上戰場,也是所有試飛員的夢想。

耐心等待,最終等到了結果。

起飛之後,周霜楓一直跟在領隊長機後面,雖然在作戰部隊,他是名副其實的“王牌飛行員”,但是在高手雲集的試飛部隊,像他這樣的尖子飛行員比比皆是,能夠成為大隊裡的“二把手”,周霜楓已經非常滿足了。他也知道,比起“一把手”鄒宇傑上校,他的能力與資歷都差了一點。

早在半島戰爭期間,鄒宇傑就是共和國最優秀的轟炸機飛行員之一,整個戰爭中,他執行了388次作戰任務、投彈5400餘噸、摧毀各類目標8000餘個,各項戰績高居戰略航空兵榜首。日本戰爭期間,鄒宇傑執行作戰任務273次、投彈4700餘噸、摧毀各類目標4000餘個,仍然是所有轟炸機飛行員中的狀元。更重要的是,在這麼多次任務中,鄒宇傑從來沒有被擊落過,也從來沒有被擊傷過。雖然這個紀錄並不稀奇,周霜楓也有相同的紀錄,但是比起鄒宇傑高達92%的轟炸成功率,周霜楓就只能自嘆不如了。組建H…11試飛部隊時,空軍首先抽調的就是鄒宇傑,甚至可以說,鄒宇傑在試飛部隊的資歷比賈寶國還要長。如果不是一直在前線作戰部隊與試飛部隊服役,鄒宇傑早就成為空軍將領了。

周霜楓不想跟鄒宇傑攀比,在試飛部隊裡面,也沒人能夠跟鄒宇傑攀比。

能夠跟隨鄒宇傑這樣的領隊機長作戰,轟炸機飛行員都心甘情願,因為在執行轟炸任務的時候,領隊機長的能力決定了機群的作戰能力,也決定了機割的返航率。轟炸機飛行員不是戰鬥機飛行員,沒有任何一名轟炸機飛行員希望在戰鬥中遭遇意外,所有轟炸機飛行員都想活著回到基地。

戰爭就是這樣,不同崗位上的軍人有不同的追求目標。

機群在雲貴高原上空飛行了數百千米,即將進入緬甸領空時將飛行高度降到了150米(與地面的相對高度,而不是海拔高度)。

鄒宇傑沒有啟動主動電磁干擾系統,其他轟炸機也就沒有啟動干擾系統。

H…11有非常出色的隱身能力,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才會使用主動電磁干擾系統。

飛行過程很漫長,也很單調。

周霜楓與副駕駛輪流檢查4臺水平顯示器上的飛行資料,只要沒有異常情況,飛行員就不用對自動駕駛系統進行干預,轟炸機將按照飛行員設定的航線飛行,只有在發起攻擊之前,才需要飛行員接管控制系統。

再次檢杳了螢幕上的資料,周霜楓把工作交給了副駕駛。

與H…9B型轟炸機相比,H…11“安靜”得多,即便在超音速飛行狀態下,H…11駕駛艙內的噪音也不到80分貝。一方面是H…11有更好的隔音系統,另外一方面就是H…11採用了新式推進系統。與傳統渦輪發動機相比,“電磁推進系統”的噪音水平降低了20分貝。按照空軍的測試標準,其正面與側面噪音僅為90分貝與92分貝,比汽車的喇叭聲還要低。也正是如此,投資開發“電磁推進系統”的中重集團看到了廣闊的商用前景。只要能夠將價格降下來,進一步降低噪音,不但能夠用在通用航空器(客機、貨機、商務飛機)上,還能用在民用汽車上。也就是說,如果汽車全部裝上“電磁推進系統”,就不再是汽車,而是可以在空中飛行的“飛車”。

商業應用如何,周霜楓並不關心,他只知道,駕駛H…11是件很無趣的工作。

技術越先進,科技越發達,留給人的可操縱空間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