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到這一步,在北面取勝的難度將提高不少。
在裴承毅力爭速戰速決的情況下,蘇勁輝必須考慮這個後果,也就沒有完全按照對南方戰線有利的方式來打。
不得不承認,裴承毅沒有看錯人。
發現第九戰鬥單位轉向趕往舍赫巴之後,裴承毅就猜到了蘇勁輝的部署,明白了蘇勁輝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在蘇勁輝的覺悟足夠高的情況下,裴承毅不再需要重點關注南方戰線上的戰鬥,可以把精力轉移到其他方向上去。
與南方的戰鬥相比,北面的情況只能用糟糕來形容。
從9日上午開始,美軍就在艦隊提供的遠端火力的支援下,開始猛攻由第八戰鬥單位固守的巴赫切。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第五戰鬥單位沒有立即返回巴赫切。
原因很簡單,巴赫切就那麼大點地方,根本容納不下2個戰鬥單位。如果讓幾萬官兵擠在一起,高興的只有美國海軍戰艦上的炮手。
要想穩住奧斯曼尼耶方向上的戰鬥,不但要守住巴赫切,還要設法開啟局面。
正是如此,裴承毅決定用2個戰鬥單位打一場機動防禦戰,讓杜奇威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戰術才華。
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121章 防守反擊
如果說交戰雙方在敘利亞南方沙漠中的交戰方式以運動戰為主,那麼發生在土耳其奧斯曼尼耶省東北小鎮巴赫切的戰鬥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攻堅戰。
不管王學平是否願意,在裴承毅做出部署後,他只能收縮防線,死守巴赫切。
事實證明,這個由38軍改編而來的戰鬥單位,絕對是打硬仗的好手。
死守巴赫切之前,第八戰鬥單位在西面的戰鬥就不那麼順利,與東面的戰鬥相比,第八戰鬥單位最大的挑戰不是美土聯軍的地面作戰部隊,而是部署在位於格克蘇河河口的錫利夫凱的美軍遠端炮兵,以及在梅爾辛灣南部海域活動的美國海軍艦隊。也就是說,第八戰鬥單位首先得考慮美軍的遠端炮火打擊。
顯然,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威脅。
要知道,在東面戰場上,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攻城拔寨,首先就得依靠遠端炮火支援。在空中支援無法指望的情況下,特別是在陣地戰中,空中力量無法為作戰部隊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遠端炮火支援上。按照共和國陸軍的統計,地面戰爭的第一週,遠端炮火支援佔到了戰場火力支援的90%以上,幾乎所有進攻行動都得依靠遠端炮火支援。雖然美國陸軍沒有共和國陸軍那麼先進的電磁炮系統,也沒有那麼強大的炮兵,但是在濱海地區作戰,美軍完全可以把希望寄託在海軍身上。早在21世紀初,美國海軍就提出了“由海到陸”的戰術思想,把對地打擊、支援地面部隊作戰當成了海軍艦隊的頭號任務。世界上第一種能夠用艦炮支援內陸戰鬥的戰艦,即非常有名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就誕生在美國。
雖然“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怎麼樣,但是其設計思想與方式是比較成功的,其糟糕的實戰表現,只能怪美國海軍的總體戰術思想出了問題,對未來海戰的預測出了錯。伊朗戰爭中,“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一鳴驚人,以精準的遠端炮火打擊證明了其實戰價值。正是如此,美國海軍在10年代末加快了該型驅逐艦的採購速度,從每年一艘提高到每年三艘,並且從第22艘開始,按照第二批次的標準進行建造。即透過在艦體前端增加一段長約15米的艙室(使排水量增加了近1000噸),加強了持續作戰能力,也為今後安裝電磁炮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半島戰爭中,“朱姆沃爾特”級再次參戰,並且伴隨兩棲攻擊艦隊行動,在登陸元山的戰鬥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隨後的戰鬥中,卻遭到慘痛打擊。實事求是的說,“朱姆沃爾特”級在半島戰爭中的糟糕表現,主要是美國海軍沒有按照計劃採購在採用同一艦體的CG21型防空巡洋艦,而“朱姆沃爾特”級是以對地打擊為主要任務的多用途驅逐艦,防空能力不是很突出,最多隻能自保。如此一來,在沒有足夠防空掩護的情況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很容易成為空中打擊的獵殺目標,從而遭受慘痛損失。
事實上,美國當局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到了日本戰爭期間,共和國海軍的“多用途戰艦”在作戰行動中的表現極為突出,其對地打擊能力舉世矚目。
受此影響,美國海軍不但加快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與“班布里奇”級巡洋艦(即CG21)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