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是不動產嗎?”我問。
“不一定,”富爸爸說,“但是你會逐漸認識到公司和稅法的力量,你會明白為什麼不動產是最好的投資之一。”
“你還做哪些方面的投資?”邁克問。
“許多人喜歡股票和債券。”富爸爸說。
“你有股票和債券嗎?”我問。
“當然有,”富爸爸說,“但還是不動產最多。”
“為什麼呢?”我問。
“因為銀行家樂於給我貸款讓我去買不動產,但如果我要去買股票,他們會不太願意貸款給我。所以透過不動產方式,我可以使我的錢產生槓桿效應,並且稅法也對不動產投資有優惠規定,但是我們好像有點離題了。”
“我們的題目是什麼?”我問。
“我們的題目是你可以在家裡致富,而不是在工作中致富。”富爸爸說,“我真心希望你們能明白這一點,我不在意你們是去買不動產、股票亦或是債券,甚至建立企業,我只在意你們是否明白大多數人都不能在工作中致富,你們應該透過做‘家庭作業’在家裡致富。”
“明白了。”我說,“可當你做完餐廳裡的工作後,你會去哪裡呢?”
“很高興你能這麼問。”富爸爸說,“來吧,咱們上車出去一趟,我會讓你們看看我工作後會去的地方。”
幾分鐘後我們面前出現了一大片土地,這片土地上蓋著一排排的房子。“這片地有20英畝;是最好的不動產。”富爸爸邊說邊指著那片土地。
“最好的不動產?”我有些嘲諷地說。我雖然只有12歲,但我也知道這裡是貧民窟。“這地方看起來挺可怕的。”
“讓我解釋一下。”富爸爸說,“如果把這些房子想成是《大富翁》遊戲中的綠房子,你們會看到什麼?”
邁克和我慢慢地點著頭,努力去展開想像的翅膀,可這房子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同《大富翁》遊戲中整潔的綠房子聯絡在一起。“那麼紅色大飯店在哪裡?”我們異口同聲地問道。
“馬上就會有了;”富爸爸說,“只不過不是紅色的飯店,幾年後小城將會向這個方向拓展,市政府已經宣佈將在這塊地的旁邊建一個機場。”
“所以這些房子和土地會正好處於城市和機場之間?”我問。
“是的,”富爸爸說,“我會在適當的時間拆除所有這些出租房屋並在這塊地上建造一個高科技園區。到那時,我就控制了這個城市最值錢的土地之一。”
“然後你會做什麼?”邁克問。
“我會按照同樣的方法,”富爸爸說,“去購買更多的綠房子並等時機成熟時,把它們變成紅飯店,或者是高科技園區,或是公寓房,或是這座城市在那個時候需要的任何東西。我不是個很聰明的人,但我會遵循一個成功的計劃一步步地走下去。我努力工作,我要做我的‘家庭作業’。”
我和邁克12歲時,富爸爸已開始向成為夏威夷最富有的人的目標進軍。他不僅購買了這塊土地,還買了一塊不錯的海濱地產,同樣也是運用這個思路。在他34歲那年,他在奮鬥使自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商人變成一個有影響力的、富有的商人;而在這一過程中;他一直在做著他的“家庭作業”。
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富爸爸的第一課就是“富人不為錢工作”。相反,富人是讓錢為他們工作。我還舉過麥當勞創始人雷·克羅克的例子。克羅克說:“我不是在做漢堡包業務,我的業務是不動產。”我始終記著將《大富翁》遊戲的教益與富爸爸以及許多現實生活中的富人的經歷比較後,對我產生的影響。他們的財富來自於富爸爸所說的“做家庭作業”。對我而言,“財富是在家裡而不是工作中掙到的”觀念是我從富爸爸那裡汲取的最有力的知識。我爸爸也帶回家很多工作,但他很少做自己的“家庭作業”。
1973年我剛從越南迴來就參加了一個電視廣告中介紹的不動產投資課程。這一課程的學費是385美金;我妻子和我用在課上學到的知識購進不動產;不動產為我們帶來的收入使我們成為了百萬富翁;使我們獲得了財務自由。385美元的課程帶給我的收益遠甚於金錢本身,我從課上學到的知識給我和我妻子帶來的啟示遠比工作保障更重要,它帶領我們達到財務安全、實現財務自由。我們一方面在工作中努力,但同時我們也堅持做自己的“家庭作業”。
當富爸爸與邁克和我一起玩《大富翁》遊戲時曾說:“你不會在工作中致富,但能夠在家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