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更多的失業救濟金”就無法僅僅以正誤判斷了,因為對於認為效率重要的經濟學家來說,這是錯誤的,而對於認為公平重要的經濟學家來說,正是如此。
個人因素與思維
由於經濟學不同於物理、天文等學科,它的分歧相對較大,而這與經濟學家的個人因素也有很大關係。
實證觀點不同可以造成結論的不同。比如有的經濟學家得出結論認為家庭儲蓄會因為稅法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應該把所得稅改成消費稅,這樣的話就可以鼓勵家庭更多的儲蓄;但有的經濟學家認為家庭儲蓄和稅法關係並不大,因此,採用現行的所得稅更合適。而價值觀的不同也會影響經濟學家的結論,比如有的人認為效率是最重要的,因此高效率的人獲得的多,能拿到更多的錢,政府不應該干預而把這些錢徵收一部分分配給窮人;但有的人卻認為社會公平才是最重要的,雖然這樣的徵稅會使得高收入的人積極性降低,從而影響效率,但卻能保證社會的公平,人人吃飽穿暖,整個社會進入和諧狀態。
雖然這種個人因素也會影響到經濟學家的思維從而產生分歧,但總的來說,大家對於基本性的東西或是關鍵的理論還是一致認同的。就如同雖然天文學家對於“宇宙到底是不是無限大的”一直爭論不休,但卻不會對於“地球是圍繞太陽轉”這一點產生懷疑。
第一章 經濟學常識:瞭解經濟執行的入門知識(1)
均衡價格的決定——為什麼豬肉價格時漲時跌?
*供給與需求
*均衡價格的決定
*均衡價格與資源配置
供給與需求
平時你會關注身邊商品的價格嗎?對於豬肉價格的時漲時跌是不是已經習以為常?是否思考過為什麼豬肉價格會不斷變動呢?
截止到2009年3月3日,南京豬肉價格已經連續4周出現下降的趨勢,其中後腿肉的市場零售價最低一度降到9元/斤,和2007年的最高價持平。行業分析人士認為,買肉的人少,需求下降,是價格不斷下跌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現在買肉的人太少。據統計,某地高峰時每天銷售超過100頭,而現在只有70頭不到,那麼這就是需求不夠。“當問及豬肉價格會不會繼續呈下滑趨勢時,天環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北方暴雪的影響,河南毛豬的地頭收購價已經從原來的元/斤漲到元/斤,再跌的可能性不大。而行業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的形勢還不明朗,豬肉價格究竟是漲是跌,主要還是要看市場需求的大小。”
對於這樣類似的新聞,我們應該聽到過不少。那麼,對於其中反映的經濟學內容,你能理解嗎?什麼是需求?怎樣看市場需求大小?為什麼市場需求的大小會影響豬肉價格呢?除了需求,還有什麼會影響價格呢?
對於需求的測量,可以看需求價格與需求量。需求價格,就是指你作為消費者,對一定量商品所願意支付的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市場上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一般與其價格呈反方向運動。即價格上漲,需求量減少;價格下跌,需求量增加。比如,拉麵免費的時候,小紅一個月吃15碗;拉麵2元一碗時,小紅一個月吃10碗;當拉麵上升到5元時,小紅就只吃7碗了。其實根據這樣的關係,我們可以畫出一條線,這個線就叫做需求曲線。
相對應的,讓我們來看看供給。所謂供給價格,是指生產者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願意接受的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供給量與其價格呈同方向運動。即價格上漲,供給增加;價格下跌,供給減少。比如,拉麵免費時,做拉麵的小和就不供給任何拉麵;拉麵2元時,小和供給5碗;5元時,供給7碗。顯然,拉麵價格越高,小和願意供給的拉麵就越多。根據這樣的數量關係,我們就可以畫出供給曲線。
當然,影響需求與供給變動的因素不僅僅是價格。影響需求變化的其他因素還有消費者收入、替代品價格、互補品價格、對未來價格的預期等;影響供給變化的其他因素還有生產技術水平、生產要素價格、相關商品價格等。
均衡價格的決定
《禮記?王制》記載:“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市納賈,以觀民之好惡、志淫好闢。”即朝廷根據價格的漲跌,觀察判斷社會風氣的好壞,隨時變動定價。而西漢元狩五年,“天下馬少,平牡馬匹二十萬”,到20多年後,太始四年,“賣馬一匹賈錢十五萬,過平”,就是因為元狩五年時“天下馬少”而使得價格相差了5萬。也就是說,在古代的中國,也不能忽視供求關係而擅自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