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最低工資並且給予富人最大的稅收減讓已經辯護了多年。
“僅僅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們已經失去了200萬個製造業的工作,這相當於我們10%的勞動力。沃爾瑪已經取代通用汽車,成為美國的主要僱主,支付給工人的是溫飽工資,而非生活工資,所有這些對你都不重要。”
(二)弱勢美元?
正當格林斯潘失去他一貫正確的形象時,美國力圖在不引發通貨膨脹的條件下,用弱勢美元來拯救掙扎著的美國製造業。其邏輯是透過弱勢美元政策來增加出口,而透過提高進口商品價格來保護國內產業。在此條件下,美國不反對弱勢美元政策也就順理成章了。
事實是弱勢美元政策使得進口商品價格上漲而引起進口量下降時,總進口價值並不一定減少。同時,當美國出口產品在價格上越來越具有競爭力時,美國進口的減少可能會導致國外對美國出口商品購買力的下降。因此,美國可能會增加其出口量,但總出口價值不一定增加。根據傳統的思維,當公司面臨通貨緊縮和持續虛弱的國內經濟威脅的時候,弱勢美元未必使美國公司加大在美國的投資和採購計劃,除非他們能夠確信美元將不會很快反彈回來。如果美元長期擺動在低水平,公司可能決定從新的更便宜的工廠採購更多原材料,包括可能在美國,但是這也不可能使高工資的美國比亞洲和拉丁美洲有競爭性。即使一個美國低收入的非法移民工人也會要求比第三世界血汗工廠裡低階管理人員高的工資。當然,短期貨幣波動不會使他們做出重新採買的決定。要想讓製造業就業機會回到美國的唯一辦法是迅速增加七國集團之外國家的工人薪水,從而迅速增加七國集團之外國家工人的購買力。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美元霸權與新型全球帝國(9)
迄今為止,即使美元對歐元處於4年來的低水平以及美元對加拿大元處於6年來的低水平,海外投資者仍選擇不拋售美國的資產來對沖他們貨幣的風險。然而,現今無管制的金融市場能夠突然反轉。如果美元加速下跌開始破壞資產市場,並推升利率,美國可以充分地重新啟動現在處於半休眠狀態的強勢美元政策。新近的預算和貿易赤字的出現,破壞了本來已經動搖的市場情緒,增加了拋售美元的風險。雙赤字意味著美國每天需要強大的美元流入來維持其價值,如果外國投資者對美元可能大幅下跌變得充滿恐懼,美元的流入將終止。已有跡象表明,美元流入減少正發生於美國資本市場。最近的交易資料顯示,在7個星期內,美國股市的資金淨流出佔其總市值的1/6。美元的走勢是確定的:不斷下跌的美元使美元下滑得更快。
(三)美元霸權與不均衡的世界經濟
2003年7月份,日本銀行試圖暗中干涉外匯市場,用日元大量兌換美元,旨在阻止日元的上漲,幫助其掙扎中的出口商。據推測,當美元對日元跌到兩年來的低點時,日本銀行僅僅在一個星期一就用去1萬億日元(相當於85億美元)。為了阻止日元對美元升值,日本銀行在5月份購買了340億美元。
然而,即便市場參與者被日本銀行的干預嚇退,市場上對美元的情緒仍然極度高昂。投機者還是可以找到歐元等較少官方干預兌美元匯率的貨幣。歐洲中央銀行制度化地阻止歐元下跌,但卻擁有很少的權力和工具阻止歐元上升。在歐洲中央銀行形成時,這種擔心似乎是多餘的。當1999年歐元發行時,大多數觀察家希望歐元增強對抗美元的能力。
由於過去20年的經常專案赤字,美國的淨外債現在超過了3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0%),並且繼續以近20%的速度攀升。美元霸權一直支撐著美國淨外債的不斷擴大。以美元作為貿易儲備貨幣為目標的美元霸權延續不變,使向美國出口的國家以美元的形式儲存貿易盈餘,從而被動投資或貸款於美國經濟。如下已成為一種現象:美國製造美元,而世界其他地區生產美元可以購買的產品,這使美國貿易赤字是可容忍的,並且貿易赤字對美元匯價的影響微乎其微。
自2000年初以來,各種指標顯示,美元逐漸、有序地貶值了10%~20%。迄今為止,它已經抵消從1996年起的過去6年半時間內所增長的1/3~1/2。從1996年開始,美元在解除管制的全球金融市場上大幅上漲,這引發了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如果美元保持下降,只要美聯儲維持接近零利率的政策,在未來的2~3年,美國每年的經常專案赤字可能下降1000~2000億美元。由於美元的下跌對進口的影響到這種程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