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待群臣,打仗的將軍也分不到幾片肉吃,塞進嘴裡不敢嚥下,回到家“吐肉以飴妻子”。數月之間,煙塵四起,百姓死亡無數。慕容衝率眾登長安城,苻堅全身甲冑,親自督戰,飛矢滿身,血流遍體。最後,城守陷落,苻堅奔逃,慕容衝縱兵大掠,死者不可勝計。

苻堅逃到五將山,他從前征服後饒之不死的羌族首領姚萇派兵包圍了他,秦兵潰奔,身邊只剩下十餘個侍衛。苻堅此時帝王之度不改,坐而待之,召廚師進食。姚萇大將吳忠馳馬趕到,把苻堅捆起來送到新平,繼而姚萇又派人向苻堅索要傳國玉璽。苻堅大罵:“國璽已送晉朝,怎能送給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叛賊!”姚萇又讓苻堅把帝位禪讓給他,苻堅又罵:“禪代是聖賢之間的事。你姚萇什麼東西,敢自比古代聖人!”姚萇羞憤,派人把苻堅縊死在新平佛寺,時年四十八歲。

歷史學家陳登原認為苻堅有四大善事:文學優良,內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歷觀中國古代君王,真正能做到這四點的寥寥無幾。苻堅與王猛君臣相得,明銳果決,想得到的一定要成功,豪俊不凡,但可惜的是矜大好功,不知休息民生,懷婦人之仁,在內有慕容垂等未除之時又大舉伐晉,一跌而失天下,成為後世譏諷攻擊的目標。宋代大儒王安石有自以為蓋棺論定的評價:“苻堅好功,而不能忍,智大而不見機。(王)猛知其不能除(慕容)垂,故勸以勿伐晉耳。不然,以(苻)堅之強,而欲取晉,夫又何難之有!”然而《資治通鑑》的編纂者司馬光有他獨到的見解:

(苻)堅之所以亡,由驟勝而驕故也。魏文侯問李克:吳(國)之所以亡,對曰:“數戰數勝”。文侯曰:“數戰數勝,國之福也,何故亡?”對曰:“數戰則民疲,數勝則主驕,以驕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秦王(苻)堅似之矣!

朔漠英豪,巍巍雄國

中國最著名的佛教石窟有三:甘肅敦煌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崗石窟。其中龍門石窟和雲崗石窟均始建於北魏王朝。仰視這兩個石窟在北方湛藍天空映襯下的壯麗精美,可以依稀想見北魏帝國的強盛榮光。歷史課本對北魏王朝的描述非常簡略,寥寥數筆帶過,著墨稍多的則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遷都洛陽和漢化改革。其實,屬於鮮卑族一支的拓跋部最早遠居漠北,是個逐水草而居過著遊牧生活的小部落。《資治通鑑》中,首先出現拓跋部記載的是曹魏元帝景元二年(四卷七十七):“是歲,鮮卑索頭部大人拓跋力微始譴其子沙漠汗入貢,因留為質。力微之先,世居北荒,罕交南夏。至可漢毛,始強大,據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公元338年,什翼犍自稱代王,建都於盛樂(現內蒙托克托),才開始加速了拓跋部立國的步伐。而真正使北魏成為一個穩固的、雄踞中國北方的王朝,則陸續由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太宗明元帝拓跋嗣和世祖太武帝拓跋燾完成。

回溯源頭——代國的建立與滅亡

最早,拓跋部的什翼犍自稱代王。此人生而奇偉,寬仁大度,身長八尺,隆準龍顏,長髮委地,相貌英偉,經過三十多年苦心經營,兼併鄰近諸部,擊高車,破沒歌部落,攻伐劉衛辰部,節節勝利。他至此自稱代王,並與同屬鮮卑族的前燕慕容氏廣結姻親,大具開國氣象。可惜什翼犍生不逢時,恰值比他更英武豪雄的前秦苻堅弒殺苻生自立。苻堅先是滅前燕慕容氏,而後就把目光投向什翼犍的代國。被什翼犍打敗的劉衛辰往南跑到苻堅處求救,正給了苻堅大帝攻伐代國的最佳藉口。公元376年,前秦大司馬苻洛率朱彤、張蠔、鄧羌等一幫虎將,統眾二十萬勁卒進攻代國,獨孤部、白部紛紛敗退,什翼犍屬下的南部大人劉庫仁也在雲中倉皇敗逃。急得什翼犍忙撥十萬兵馬給劉庫仁回擊前秦軍,可惜當時天道煌煌,苻家軍隊勢不可擋,石子嶺一戰代國軍隊大敗。關鍵時刻,什翼犍又身患重病,自己不能統兵打仗,就帶著一幫人馬竄逃到陰山之北。其時諸部離散,高車等部落全都反叛,四面侵逼,攪得拓跋部落惶惶不可終日。過了月餘,前秦兵因搶掠甚多,帶著無數的戰利品慢慢後撤。什翼犍稍稍喘了口氣,回到雲中安頓。

什翼犍的親侄拓跋斤對自己在父親死後不得重任一直懷恨在心,就勸什翼犍的庶長子拓跋寔君說:“王爺寵愛慕容妃,她生的兒子個個都已長大,王爺想立他們為世子,準備把你這個長子先殺掉。如果現在不動手,大禍馬上要降臨。”什翼犍的世子拓跋蹇五年前因救父親傷肋而死,故而拓跋寔君一直覬覦王位。聽堂兄挑撥,他也就信以為真,趁著敗亡荒忽之際,他和拓跋斤帶人殺掉慕容妃所生的六個異母弟,衝入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