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想當個攝影師。”

前輩問:“那你怎麼當財務了?”

他就趁機把自己的煩心事跟前輩聊了聊。

前輩說:“這份工作不能丟,不然你拿什麼養活自己?拿什麼養活相機?攝影是個燒錢的玩意兒,你得有資金來支援。你不如這樣想,把在這兒的工作當成你在為攝影攢錢,你工作越賣力,錢賺得越多,鏡頭就買得越好,就能去更多的地方,拍更多的風景。這叫曲線救國。”

朋友說自從聽了前輩這番話,他忽然想明白了。他把攝影當成了一個目標,把幹財務當成了實現目標的手段,反而很有工作動力。而且為了下班能多鍛鍊攝影技術,他想方設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加班,竟然因此成了優秀員工。公司給了獎勵,他更有熱情,工作更努力,公司也更看重他,由此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而現在,他帶著這麼多年積累的資金和人脈開了攝影工作室,總算得償所願。

興趣和工作不統一,是很多畢業生面臨的問題。其實問題本身不是二者的不可調和,而是思想的不可變通。當工作不是興趣的時候,要懂得放下其中之一,就像我這位朋友一樣,暫時放下對攝影的執著,專心投入工作,然後用工作多年的積累來完成夢想。

佛教一直以來都在教人如何放下,其實對眾生來說就是要放下執著的念頭。

有位國王一心求法,想獲得解脫。他聽說鄰城裡有一位得道高僧在傳法,就決定去拜師。為了表示誠意和決心,他放棄了王位,帶著一大包金銀珠寶去求法。到了鄰城,他聽說高僧住在山上,於是扛著珠寶去爬山。

走了一段路後,國王碰到一個樵夫,他問樵夫:“到山上的寺廟還要多久?”

樵夫看了看國王身後的大包袱說:“如果輕身上山,一兩個時辰就到了;如果揹著這麼大的包袱上山,恐怕天黑也到不了。”

國王一聽有點害怕,深山之中,如果天黑都到不了寺廟恐怕會有危險。他又問樵夫:“這裡有驛站或人家可以借宿嗎?”

樵夫搖了搖頭,說:“這裡晚上猛獸出沒,沒有驛站和人家。你為何不扔掉包袱呢?這樣很快就到了!”

國王瞪大雙眼說:“包袱是我給廟裡的供奉,扔掉哪兒還有誠意可表?扔不得。”

樵夫又說:“那你就下山去吧,天黑就能到山腳,下面有很多人家可以借宿。可如果明天你還是揹著這麼多東西上山,一樣是天黑前到不了。要麼回去不要再來,要麼就扔掉包袱。”

國王看了眼樵夫,心想:“他會不會是想騙我扔了包袱,他好撿個便宜?我不能上當。”於是他沒有理會樵夫,揹著包袱自行上山。

走了很久,國王的鞋也磨穿了,腳也磨破了,腰都直不起來了,不得不靠在樹邊休息。他抬頭看看天色,已慢慢變黑,如果不加快腳程,恐怕就真的要在深山過夜。可掂掂身後的包袱,如此沉重,帶著它肯定走不遠,但又捨不得扔掉,於是揹著繼續走。越走天越黑,周圍漆黑一片,連路都看不清,還時不時從樹林裡發出一些可怕的嚎叫聲。就在國王覺得性命要丟在這裡的時候,有個聲音傳來:“你還捨不得放下嗎?”

他抬頭一看,正是白天碰到的樵夫。樵夫一臉慈悲、莊嚴之相,讓國王頓生歡喜:“包袱裡是供奉,是我的誠意,不能丟。”

樵夫說道:“我問的不是包袱,是你的誠意。”

第9節。

國王不解地說:“誠意都丟了,還求什麼法?”

樵夫說:“命都要丟了,還講什麼誠意?”

這一句話讓國王茅塞頓開,他毅然決然地扔了包袱,輕鬆上山。說也奇怪,扔了包袱後腳步變輕快了,身體的疲勞也消失了,沒多久就上了山。他到了寺廟後,把樵夫的事情告訴了高僧,高僧笑道:“這是你的福報,不知道是哪位菩薩化成樵夫幫你開悟了。你悟到了什麼?”

國王說:“放下。命和誠意我都要,可面臨危險,我只能先放下一個。放下一個,才能得到另一個。”

高僧點點頭說:“都放下就得到了法。法不是求得多少,而是看你放下多少。有朝一日你連生與死的念頭都放下,沒有分別心,就可解脫了。”

面對興趣和工作也同樣如此,如果一直糾結如何將它們統一,可能最終一個都得不到;如果能先放下一個,拿起另一個,未必最終不能走向統一。比如你想做服裝設計師,也不要只盯著設計師的職位,你可以先進入服裝公司從基礎做起,慢慢接近自己的理想。

其實讓興趣變成工作,或者說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