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放眼天下
〔袁紹死了,死得有點不甘心;曹操哭了,站在袁紹的墓前他哭得很動情。是向對手錶示尊重,還是哀嘆亂世中人生的不幸?在失去袁紹的歲月裡,曹操一度感到了孤獨。〕
【一、袁紹吐血死了】
袁紹輸得很慘,他率領的南下軍團十多萬人絕大多數都搭了進去,這些都是他挑選出來的精兵,是他的老本。
更重要的是,袁紹輸掉了銳氣,這一年他大約五十七歲,曹操四十七歲。建安五年(200年)冬天,四十七歲的曹操在官渡一舉擊敗了他的老朋友、五十七歲的袁紹,訊息傳出大多數人都吃了一驚。如果那時候流行博彩業,莊家給曹操開出的賠付率一定比袁紹高得多,因為曹操在戰前並不被看好。
但現在曹操打贏了這場戰爭,袁紹狼狽逃回黃河以北。
袁紹在黃河北岸的基地是黎陽,他的部將蔣義渠在這裡駐守,驚慌失措的袁紹父子逃進蔣義渠的大營,恐懼之情仍然難以平靜。蔣義渠趕緊整頓人馬加緊防衛,以備曹軍趁勝渡河。
曹軍卻沒有“宜將勝勇追窮寇”的打算,對於曹軍來說勝利來得純屬偶然,此時他們無力渡過黃河。曹操在那邊指揮人打掃戰場,袁紹父子有了喘息之機。
袁紹回到了鄴縣,第一件事不是開反省大會研究下一步如何報仇雪恥,而是先忙著把關在監獄裡的田豐殺了。
當初田豐勸袁紹不要急於出兵,田豐認為要擊敗曹操應該穩紮穩打,不能急於求成,盲目出擊會將穩贏的局面變成一場勝負難料的對決,通常這對弱勢的一方更有利。
但袁紹沒有聽田豐的勸告,而田豐偏偏又是個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人,非要勸袁紹收回成命不可。袁紹大怒,認為大軍未出之時,田豐的言論挫傷了士氣,於是把他關了起來。
田豐字元皓,精通權略,是個奇才,年輕時也曾在京師的太尉府等機構供職,曹操早就聽說過他的大名,也許以前見過面。據《先賢行狀》記載,曹操聽說田豐沒有跟著袁紹一塊南下,當時高興得拍起了手:“袁紹必然要敗呀!”後來袁紹逃遁,曹操感嘆道:“假如田豐在這兒,袁紹何至於此!”
袁紹敗軍而還,看押田豐的獄卒高興地對田豐說:“田先生,這下好了,您要重新受重用了!”誰知田豐做出了相反的判斷,他說:“如果大軍得勢,我的下場還好,現在大軍失敗,我就要死了!”
田豐太瞭解袁紹了,更瞭解袁紹身邊的人。袁紹身邊落井下石的一號人物是郭圖,二號人物就是逢紀。之前逢紀多次向袁紹進過讒言誣陷田豐,這次乾脆抓住機會,致田豐於死地。
逢紀和郭圖都知道袁紹喜歡吃哪一套。袁軍大敗後,軍中紛紛議論:“假如田豐在,我們怎麼會敗得這麼慘?”袁紹開始也挺慚愧,他對逢紀等人說:“當初只有田豐勸我不要急著出兵,現在見到他我都很慚愧。”袁紹慚愧是真的,但逢紀看出了慚愧背後還隱藏著別的什麼東西,他感到機會來了。
逢紀知道這個領導不僅志大才疏,而且死要面子,他表面謙和,很有氣度,喜怒不形於色,但內在裡氣量很小。有這樣特點的領導通常都比較好忽悠,你只要揀他最舒服的話說,挑他最有面子的事做就行了,逢紀看出來袁紹慚愧是真,惱羞成怒也是真。
逢紀報告說:“田豐聽到您撤軍回來,拍手大笑,得意於被他說中了。”
袁紹果然氣惱,動了殺機(於是有害豐之意)。
後來,袁紹就把田豐殺了。
曹操取得官渡大捷後,並沒有立即制定渡河作戰計劃,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後勤保障問題仍然解決不了。
過了年,即建安六年(201年)春天,曹操率一部分人馬來到兗州刺史部東平國,駐紮在安平,此行的目的是徵調兗州、徐州一帶的糧食,為後面的戰事做準備。
曹操在安平召開了軍事會議,研究下一步行動計劃。按照曹操的想法,袁紹新敗,暫時無力南下,趁這個機會應該先解決劉表。荀反對這個計劃,他說:“袁紹新敗,其眾離心,應該繼續對他保持高壓,直到完全打敗他。如果我們遠征江漢,袁紹趁機收拾殘眾,從我們後面發起攻擊,後果不堪設想。”
曹操認為荀說得有理,於是重新將主力部署到黃河沿岸。四月,曹操親自趕到東郡,在黃河岸邊指揮了倉亭之戰,再次將袁軍擊潰,袁紹所部完全退到冀州境內。
這時,曹操有了一次渡河作戰的機會,他可以由東郡渡河。東郡境內的濮陽是戰略要地,此時已在曹操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