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袁軍徹底潰敗】
在淳于瓊被消滅的同時,張、高覽二位也沒能得手。袁紹這才清醒過來,沒有聽張的建議全力增援烏巢是多麼失策。
即使曹軍的一部分主力離開大營,也一定會留下足夠的人馬防守,並且會做好充分準備,曹軍大營已連攻數月而不下,現在想幾個時辰就攻破談何容易。
郭圖竭力勸袁紹發起正面進攻,眼見自己判斷錯誤,於是開始亂找理由給自己開脫,他向袁紹報告說:“進攻曹營失利,張反而很高興(快軍敗)。”
郭圖的潛臺詞是張對自己判斷正確而沾沾自喜。明智的領導一定會從失敗中總結教訓,勇於承認錯誤,不會掩飾決策失誤而會想辦法進行彌補。可惜,袁紹不是那樣的好領導,他就愛吃郭圖這一套。
郭圖跟張素來有矛盾,郭圖這個人看來有些本事,當初是他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忽悠得韓馥讓了位,給袁紹立了大功。但他本質上是一名策士,在袁紹集團內部既不屬於田豐、沮授那樣的本土實力派,也不是顏良、張這樣帶兵出身的將領。他要往上爬,必須有一些特別手段。
郭圖的特別手段就是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走,他攻擊沮授,混上了帶兵權,又攻擊許攸,趕跑了袁紹身邊自己最強勁的對手,現在又攻擊張,他不考慮現在是什麼時候,會不會把張逼反。
張又恨又怕(忿懼),跟高覽一商量,乾脆臨陣起義得了,於是焚燒攻城器具,來到曹營前投降。
這時候曹操還沒回來,守營的曹洪不敢相信(不敢受)。荀攸說:“張的計策不被採納,生氣來投奔,不用懷疑!”這也許是史家之言,張的計策是什麼,袁紹有沒有采納,以及張為什麼生氣這些情況,當時荀攸是無法掌握的。荀攸判斷張是真降還是假降,根據的是張下令把攻城的器具都給燒了。
曹洪、荀攸於是接受張、高覽投降。這一下,袁軍徹底撐不住了。
張、高覽都是袁軍中的名將,後來民間把他倆連同已故的顏良、文丑二人合稱為“河北四庭柱”,意思是“袁統區”的四根柱子,可見分量不一般。
曹操回到大營,見到張特別高興,把張比做殷商時的微子、楚漢時的韓信,任命他為副軍長(偏將軍),封都亭侯。
袁紹手下原來還有一位更有名的大將,就是在界橋之戰中大敗公孫瓚“白馬義從”的義,但他沒有出現在官渡之戰中。據說義立下大功後有點功高震主,不服袁紹的領導,被袁紹藉故處死了。
袁紹的四根柱子,兩根倒了,兩根到了敵人那裡,袁紹的基業徹底跨了。
其實袁紹的力量仍然十分強大,即使官渡前線失敗,他依然擁有跟曹操抗衡的實力,他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外甥手裡都握有重兵,只要安全撤回冀州,仍舊可以發起有效反擊。
可是,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了。
對於袁軍將士而言,這一天簡直是惡夢連連,先是傳說屯糧基地遭劫,糧食被燒光,老將淳于瓊等人被殺,後來看到一些手捂鼻子從烏巢跑回來計程車兵,一個個慘不忍睹,大家都驚駭不已。
緊接著,聽說張和高覽二位將軍率領所部集體投降了曹軍,大家根本不敢相信,但看到剛剛投降過去如今殺了回馬槍的弟兄們時大家都明白了:趕緊跑吧,跑慢了也沒有鼻子了!
袁軍不再抵抗,開始慌不擇路地大逃亡。袁紹和兒子袁譚來不及穿戴整齊,倉惶出逃,帶了八百名騎兵一口氣跑到黃河邊才甩掉了曹軍的追兵,渡過河去。
沒有跑掉的就做了俘虜,事後統計,曹軍光俘虜就抓了好幾萬。
郭圖打仗不行,跑路比較有眼色,此時緊跟領導不掉隊,僥倖保住了一命。而沮授就沒那麼幸運了,做了曹軍的俘虜。
據《獻帝傳》記載,沮授以前跟曹操相識,他被人綁了來見曹操,沮授一路大叫:“我不投降,我是被抓的!”見到曹操,曹操想招降他,說:“袁本初無謀,不聽先生你的計謀,所以失敗。如今國家未定,希望咱們一塊來謀劃。”沮授說:“我的叔父、母親和兄弟都在冀州,如果你念及舊情,就從速把我處死。”
這是沮授的悲哀,生未逢明主,身處絕境時也只有選擇死,所以他在路上要大呼大叫,為的是別讓大家誤以為他投降了,袁紹要知道他投降,他的親人們必然遭難。
但曹操很欣賞他,還是不想殺他。在曹操眼裡,沮授是荀、賈詡那樣的人才,能力和人品都是一流,他嘆息道:“如果早些得到你,天下何足為慮呀!”曹操厚待沮授,但沮授只想一死,他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