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部分

毛一向為人正直,清正廉潔,曹操曾把他比喻為自己身邊的周昌。毛的話,曹操不能不想想。

與毛持類似看法的還有邢,他本來被任命為平原侯府的屬官,但他處處以禮法嚴格約束曹植,又得理不讓人,跟曹植髮生了矛盾(閒以禮,無所屈撓,由是不合)。後來,邢到丞相府工作,擔任軍事參謀(參丞相軍事)。

曹操就立嗣問題徵求邢的意見時,邢說:“廢長立幼是前世所忌諱的事,希望您能慎重處理(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願殿下深重察之)。”

早年對曹操事業給予莫大支援的衛茲有個兒子叫衛臻,丁儀跑過去做他的工作,要他支援曹植,被衛臻嚴詞拒絕(臻以大義拒之)。

甚至崔琰也反對立曹植。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長期代曹操主持冀州的工作,魏國建立後擔任尚書。據《三國志崔琰傳》記載,曹操用密函向大家詢問該立曹丕還是立曹植(以函令密訪於外),崔琰則用公開信(露板)的形式回答說:“按照《春秋》之義,立子應該以長,五官中郎將仁孝聰明,應該繼承正統,我願以死堅持這樣的看法(琰以死守之)!”

另外,曹丕還有兩個秘密外援,這是曹植不具備的。據《三國志》記載,在眾多妻妾中曹操比較寵愛曹乾的母親王氏,王氏暗中幫曹丕說不了少好話(幹母有寵於太祖,及文帝為嗣,幹母有力)。曹丕有一個妾姓郭,史稱她比較有謀略,曹丕爭太子時她幫忙出了不少主意,這個郭氏後來繼甄宓之後成為曹丕的皇后,史稱文德皇后。

以上這些事例都見之於正史,完全可以想見應該還有很多事情並沒有寫到正史裡來。這場鬥爭從一開始就把很多人牽涉進來,從雙方的形勢上判斷可以說勢均力敵,如果仔細分析,曹丕一方略微佔些上風。

看到下面的意見這麼不統一,曹操有點拿不定主意了,他最後問到了一向足智多謀的賈詡。

據《三國志賈詡傳》記載,曹操曾屏退左右,單獨問賈詡的看法,但賈詡卻不作聲。曹操急了:“我有事問你呢,你不說話是什麼意思呀(與卿言而不答,何也)?”

賈詡裝著在沉思,說:“屬下剛好想起一些事,所以沒有立即回答(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曹操問他想到了什麼,賈詡回答:“想到了袁紹父子和劉表父子。”曹操明白賈詡的意思了。

《三國志賈詡傳》稱,這次談話不久,曹操心裡就定下來了太子的人選,但他沒有立即公佈。

不管這個人是誰,都將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六、崔琰之死】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發生了楊訓事件,它的突然出現攪動了政局。楊訓其人不詳,只知道他是鉅鹿郡人,雖然才能一般,但品行不錯(雖才好不足,而清貞守道),崔琰主持冀州政府工作期間,把他作為人才向曹操推薦,曹操對楊訓進行了禮闢。

這一年的五月,曹操成為魏王,楊訓可能因為職級較低,沒有出現在勸進者的名單中,但他也像許多人一樣,上表對曹操進行讚美,歌功頌德。可能楊訓寫得有點過,有人譏笑他肉麻(時人或笑訓希世浮偽)。

這件事引起了崔琰的注意,雖然他已不在冀州刺史府任職而改任魏國的尚書,但楊訓是他舉薦的,如果這個人有問題,他也要受牽連。為此,他專門找來楊訓寫的奏表看了看,發現並不像大家說得那麼嚴重。

崔琰於是給楊訓寫了封信,信中有一句話:“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這幾句話說得很含糊,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這一下給崔琰招來了殺身之禍。

從字面上看,“省表”的意思是“看過了所上的表”,“事佳耳”的意思是“這是個好事呀”,“時乎時乎”的意思是“時勢啊時勢”。關鍵是最後一句“會當有變時”,字面理解是“應當有變化的時候”。

據《三國志崔琰傳》記載,崔琰的本意是說譏諷楊訓的人沒有看到時勢的變化,有點吹毛求(琰本意譏論者好譴呵而不尋情理也),“時乎時乎”以及“會當有變時”可以理解為要與時俱進。但崔琰這幾句話說得也太簡約了,尤其是“會當有變時”,給人感覺他盼著變天。

有人拿著崔琰的這封信向曹操報告,曹操果然對“會當有變時”很敏感,認為崔琰用意險惡(意指不遜)。曹操盛怒之下罰崔琰做苦工,這是一種刑罰,卻不必關在監獄裡,有點像罰做義工的意思。

過了幾天,曹操派人前去探視,看看崔琰是什麼反應。派去的人回來報告說崔琰在家裡仍然每天待客,門庭若市,還看到他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