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遠征,如果不算上一次援救合肥,赤壁之戰後曹操先後發動過三次親征孫權的軍事行動,分別在建安十七年(212年)、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年(215年),今年算是第一次。
在曹操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十年,他仍然經常領兵出征,主要戰場有兩處:東線的合肥、濡須口,西線的關中、漢中。奇怪的是,曹操在西線接連得手,先是打敗了馬超、韓遂,平定了關中,進而平定了隴右,以後又遠征漢中,收降了張魯,但是在東線作戰他卻屢屢無功而返,只能望長江而嘆。
有人認為這是對手不同,馬超、韓遂、張魯這些人不能與孫權相提並論。這也許是個理由,但還有另一點不容忽視,曹操先敗於赤壁,後來又多次止步於長江邊上,與曹軍善於平原和山地作戰,而不擅長水戰有關。直到後來,曹丕稱帝后這種局面仍未改觀,數十年中,長江成了曹軍無法逾越的天險。
參加本次遠征的部隊仍然先在譙縣集結,曹操對這次親征寄予厚望,特地請獻帝派尚書令荀代表朝廷到譙縣來慰問。天子派大臣到前線勞軍也是慣例,但由實際上主持朝廷日常工作的荀親自前來,是以前沒有過的。包括荀本人在內,許多人都注意到了這個細節,感覺將有什麼事發生。果然,曹操隨後就以獻帝的名義釋出詔令,改任荀為光祿大夫,不再擔任尚書令一職,以侍中、光祿大夫的名義代表天子(持節)繼續留在軍中,並擔任曹操的軍事顧問(參丞相軍事)。
這一任命非同小可,光祿大夫的品秩是“比二千石”,品秩二千石可以看作正部長級,“比二千石”略低於二千石,可以視為副部長級。荀擔任了十多年的尚書令一職,品秩只有一千石,算是個司局級,看起來他升官了,可尚書檯是朝廷的秘書局和機要局,實際權力要大得多,遠遠超過了一般部長,尤其在當前的局勢下,尚書令處理朝廷日常工作,是曹操在許縣的代言人。
在士人們的心目中,荀就是他們的領袖,當個部長都屈才,就連曹操都認為荀的地位應該更高,一度曾經想讓他擔任三公之一的太尉,被荀本人拒絕了。
現在,再笨的人都明白,荀的尚書令變成了光祿大夫決不是升官,而意味著他失寵了。並且,曹操讓荀參與丞相府軍事,這樣就把荀變成了自己直接的下級。
荀鬱悶至極,於是病了。
不過,也參加了此次遠征的曹丕後來在《典論自序》裡記錄有荀來軍中慰問的事,從當時的情況看荀的精神狀態挺好。
曹丕寫道,他隨同大軍駐紮在曲蠡(今河南臨潁)時,荀曾來軍中慰問,他們還有過閒談。當時荀興致頗高,他對曹丕說:“聽說你能左右開弓射箭,這實在不簡單(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
曹丕說:“您還沒見過我在馬上昂首大呼,俯視馬蹄、仰射月支的時候吧?”
荀笑道:“那是呀(乃爾)。”曹丕說:“箭靶放在固定的地方,即使百發百中,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的有常所,雖每發輒中,非至妙也)。如果在平原上立馬疾馳,腳下是豐美的草地,追逐野獸,射殺飛禽,箭不虛發,射中獵物又能洞穿它,這才算高妙。”
所在部隊的參謀長(軍祭酒)張京也在坐,回頭看著荀拍手稱好。
從上面這段記述裡似乎看不出荀心事重重,反而覺得讓他來軍中慰問他也挺高興。
不過,曲蠡這個地方還在許縣附近,荀這時還沒有到譙縣,尚不知曹操把自己留下不讓走,所以曹丕寫他的職務時還說是“尚書令”。荀或許想這只是一次簡單的慰問活動,結束後即可返回許縣。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曹丕故意這樣寫的。荀死後關於他的死因問題有種種猜測,曹丕在《典論》這篇談論文藝和哲學問題的學術著作中專門把跟荀閒談這樣的事也寫進來,多少有點刻意之嫌。曹丕也許想告訴大家,荀確實是生病死的,關於他死因的種種傳聞都不可靠。
曹操很快率大軍推進到長江邊上的濡須口一帶,此時荀因病留在了壽春,在這裡他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最終病逝於壽春,這一年他正好五十歲。
《三國志》說荀的死因主要是有病,心情鬱悶也是原因之一(以憂薨),但《魏氏春秋》一書卻認為他是自殺。據《魏氏春秋》記載,曹操這時贈給荀一些吃的東西,荀開啟後發現裡面是空的,荀感到這是曹操在暗示自己什麼,於是喝毒藥自殺了(太祖饋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別傳》也暗示荀是自殺的,稱荀臨死前,曾把與自己有關的重要檔案都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