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這時,農民起義的烈火已經燒遍全國,秦王朝已危在旦夕。趙高一面與起義軍講和,以求割關中之地自立為王,一面對秦二世採取斷然措施,企圖殺帝篡位。趙高派女婿閻樂率兵衝進秦二世住的望夷宮,用劍指著秦二世說:“你是一個無道的昏君,濫殺無辜,現在天下的人都起來反對你,你自己看咋辦吧。”秦二世這時才看清了趙高的真實面目,他嚇得目瞪口呆,渾身哆嗦,問道:“我可以見一見丞相嗎?”閻樂斷然拒絕了。秦二世又請求願當一個王,閻樂不準。秦二世哭著哀求給他一個萬戶侯當,閻樂也不準。秦二世徹底絕望了,說:“我帶著妻子去當老百姓,總可以吧?”閻樂嚴厲地說:“我是奉丞相之命來處死你的。”走投無路的秦二世只得拔劍自殺了。

謀害了秦二世後,趙高欣喜異常,他拿過皇帝的玉璽佩在自己的身上,大步走上殿去,準備坐上皇帝的龍椅,登基當皇帝,但剛一坐上龍椅,就感到天旋地轉,整個大殿好像要倒塌似的,坐了幾次都是這樣。趙高沒有辦法,只好立秦二世的侄子子嬰為王。子嬰深知趙高的為人,他對趙高早已恨之入骨。他當了秦王以後,就密謀剪除趙高。最後一舉誅殺了趙高三族,並暴屍咸陽示眾。

子嬰僅僅當了四十多天的秦王,劉邦率領的起義軍就攻入咸陽,子嬰向劉邦投降,秦王朝滅亡了。

在中國歷史上,每當一個王朝經歷了它的極盛時期而走向衰退時,大都會出現權力和權位分離的局面。東漢後期的外戚與宦官專權,唐朝後期的宦官擅政,明朝的閹宦之禍,在位的皇帝大都受制於權臣。東漢外戚梁冀擅政,9歲的質帝指著他說了一句:“此跋扈將軍也!”便被梁冀毒死了。東漢末年,涼州軍閥董卓率軍進入洛陽,廢掉劉辯,另立劉協為帝,由他控制起來。不久,袁紹組成討伐董卓的聯軍,董卓自料抵敵不過,便縱火焚燒了洛陽,裹挾起劉協逃回到關中。可憐這位皇帝在董卓手下,連奴僕都不如。唐朝的宦官專權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宦官李輔國就曾這樣對代宗說:“大家(指皇帝)只管在宮裡待著,外面的事情由我來處置。”李輔國之後,又有程元振、魚朝恩等宦官執政。魚朝恩更是驕橫無所顧忌,大小事務必須按他的意志辦理,如果他的意見被大臣或皇帝否決,他就會大發雷霆之怒,說:“天下事有不由我者耶!”清代史學家趙翼指出:“東漢及前明宦官之禍烈矣!然猶竊主權以肆虐天下,至唐,則宦官之權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弒君,廢君,有同兒戲,實古來未有之變也。推原禍始,總由於使之掌禁兵,管樞密,所謂倒持太阿,而授之以柄。及其勢已成,雖有英君察相,亦無如之何也。”《廿二史札記》卷二○《唐代宦官之禍》。

五 登龍之術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官本位、等級森嚴的社會。《左傳》上說:“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臺。”森嚴的等級制度不僅加深了等級之間的冷漠,擴大了權力的距離,而且更導致了群僚之間波譎雲詭的宦海風波。這是中國傳統官場特有的現象。

讀書做官,步入仕途,身居高官顯爵,以獲取功名,這是中國傳統社會人生價值的重要取向,所以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十年寒窗,苦讀儒經,以求榮達,乃是士人最基本的選擇。有的人從幼童入庠,皓首窮經,仍是一介布衣,也無怨無悔。一朝登第,便如躍龍門,身價百倍;一旦落第,就連親屬也會鄙棄。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讀書求仕進,是一般士人的最佳選擇,父勸其子,兄勸其弟,妻勸其夫。宋真宗寫有一首《勸學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繪圖解人頤》卷一。)把讀書的好處說得十分精彩動人。但是仕途路窄,能考中進士的人畢竟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士子都是名落孫山。因此在封建社會里,要想獲得功名,除了“讀書破萬卷”,還需要透過“十年寒窗”以外的各種努力。就連李白這樣著名的詩人,自稱“不曲己,不幹人”,一身傲骨,但其早年為求功名,還是給當時的荊州刺史韓朝宗寫了一封求職的自薦信。信中寫道:“今天下以君侯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一經品題,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揚青雲也?”

我國封建社會的官吏選拔制度,漢代主要是鄉舉裡選,魏晉南北朝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