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6部分

這些人人才,還僅僅是為人熟知的人才,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人才?

鬼谷先生辭世後,他留下的學術,多少人在研讀,多少人在運用?韓非是法家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就來源於鬼谷子,儘管他是荀子的弟子。

鬼谷子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他的名氣,在漢朝依然響亮如昔,劉徹乍聽之下,哪能不驚的。

“鬼門和墨家,是戰國時代的天下顯學,執天下學術之牛耳!”景帝接著解釋:“鬼谷先生與墨子本是好友,卻是各行各的道。鬼谷先生隱居在鬼谷,培養人才,這才有孫臏、龐涓、張儀、蘇秦、商鞅這些縱橫天下的奇才。而墨子卻是建了一座墨家莊園,作為墨家的根基。墨子主張非攻兼愛,廣招門人弟子,不僅個個精通百家之學,還身手了得,除暴安良,扶危濟弱,被贊為‘政俠’。”

微一停頓,道:“戰國之世,政俠出山,轟轟烈烈,四方雲動,列國諸侯側目。如今,政俠雖存,卻不再是以前的政俠,他們只是為千古名世守一方淨土,稱為‘萬古堂’。商鞅、孫臏、白起,他們都終老於萬古堂中。”

“商鞅未車裂?白起未自刎於杜郵?”劉徹的眼睛猛的瞪大了。

商鞅車裂於咸陽,白起自刎於杜郵,史書記載得明明白白,劉徹乍聞之下,哪能不驚的?

“不僅商鞅未車裂,白起未自刎於杜郵,就是晁錯也沒死。”景帝的話更加驚人。

“晁錯沒死?”劉徹駭然不已,猛的跳起來,眼睛瞪得滾圓,一臉的難以置信。

三百三十八

昔年七國之亂起。劉濞打起“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把一場反叛陰謀粉飾成忠義之舉,景帝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不得不把晁錯腰斬於市,詔告天下,要七國罷兵。七國不允,其陰謀昭然若揭,先前的反對聲浪不復存在,周亞夫趁勢進兵,方才建功。若是景帝不把七國的陰謀揭露,周亞夫能不能在三個月內平定七國之亂,誰也說不清。

景帝不可能騙劉徹,劉徹連一點懷疑的念頭都沒行。可是,晁錯之誅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景帝竟然說晁錯沒死,要劉徹不驚訝都不行。

“呵呵!”景帝把劉徹的震驚樣兒看在眼裡,不由得笑了:“朕還沒那麼糊塗!若不如此,難以揭露劉濞的陰謀。只可惜了,晁錯再也不能出仕,只能隱居在墨家。哎!朕每每思之。愧對先生啊。”

晁錯是景帝的老師,景帝很小的時候,兩人就在一起,讀書習字,談論天下大事。晁錯對景帝既是臣又是父,關愛倍至,兩人的感表非常深厚。

“原來如此!”劉徹從震驚中清醒過來,一臉的笑容:“可是,父皇為此要背上罵名!後人不明真相,會譏嘲父皇的。”

“譏嘲?呵呵!”景帝笑了:“總比殺了晁錯的好。這點罵名,朕還不在乎。再說了,如今,朕有長城大捷的勝利,洗雪了大漢的恥辱!收了百越之地,平定了東胡,這可是秦始皇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情,後人提起朕,一定會讚歎。這事,不過是一樁小事罷了。”

景帝擊破匈奴,洗雪平城之恥,高後之辱,再收了百越之地,平定東胡,其功業非常了得,成為名垂千古的明君不是問題。這是帝王的追求,景帝的心情大好,不住拈鬍鬚。站起身來,不住的踱了起來,笑道:“呵呵!”

笑聲歡暢,發自內心,容光煥發,彷彿年青了二十歲。

“墨家的政俠,是華夏的守護力量,你一定要善待。”景帝面對劉徹,臉色一肅,道:“容周陽回來,你和他一道,去一趟墨家。那裡有很多存留的東西,秦孝公、商鞅、韓非、張儀、蘇秦、秦昭王、李斯、蒙恬、王翦、白起、孫臏、秦始皇、先帝,都去過,還留下了墨寶。秦始皇以為北方的胡人,若與華夏一戰,必敗無疑。他的說法,和周陽不謀而合,他們都認為,華夏最大的優勢不是地廣人眾,物產豐饒。而是華夏擁有先進的文明,發達的技藝。”

說到這裡,停了下來,不住點頭,讚歎一句:“真是讓人信服的見解!獨到,新穎,這麼多人去過墨家,只有秦始皇如此以為。而事實也證明了此點,周陽之所以能取得長城大捷,除了他用兵奇詭以外,還有華夏精良的裝備。別的不說,就說弩,若是匈奴也有強弩,周陽再會用兵,在當時的情形下,也不可能取得長城大捷。”

數年前那一戰,漢軍兵力不佔優,騎兵短少,無法與匈奴正面硬憾。周陽之所以決心打那一仗,最大的依仗便是弩陣。若是匈奴也有強弩,能擺弩陣的話,周陽無論如何不能取得勝利,興許還會傷亡慘重,甚至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