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組了國民黨。

在1950年7月22日召開的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上,蔣介石宣稱:

我們必須把臺灣作為我們反攻大陸的基地,作為亞洲自由民族鬥爭的先鋒隊,以友為世界和平而戰的英勇鬥士。為實現此目的,我們要徹底改組我們的黨,以便重新組織我們的革命機器和重新振奮我們的革命精神。從消極的方面講,我們要堅持消除宗派之問以及黨內的個人之間的衝突。我們再也不能容忍那些導致我們大陸滅亡的個人主義行為和思想的存在,如果不堅決制止,那也將導致我們在臺灣的滅亡。

蔣介石說:我們要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整頓黨的組織和機構。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中央檢查委員會被取消了,在此基礎上蔣又成立了兩個小型機構:執行行政權力的中央改革委員會和一個由黨的元老組成的顧問委員會。

那些投奔共產黨的國民黨知名人士,如傅作義和宋慶齡等已被除名,許多沒有投奔毛澤東但又拒絕來臺灣的中間派也被國民黨除名。

軍隊也進行了清理。陳誠遵照蔣介石的指示解僱了上萬名軍事官員,181個軍、師和更小的軍事單位被解散了,事實上這些單位都是徒有虛名的,它們不過是充實軍官錢袋的花名冊而已。

下一步是貨幣改革。上海陷落以後,蔣介石政府就推行了新的臺幣制度,以黃金和外匯為值牌,臺市與美元的比值為5:

1。

沒過多久,蔣介石便再次宣稱他對所管轄的領土和人民擁有絕對的統治權。

因為這時他不僅是國民黨的總司令和總裁,而且重新當上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1950年2月21日,蔣召開緊急會議,向還在美國的李宗仁發出了最後通碟,要他在三天內到臺北,或辭去代總統的職務,李的答覆是含糊其辭的。立法院於24日請求蔣恢復總統職位。他沒有拒絕。於是,3月1日蔣又當上了大總統。當上大總統後他辦的第一件事是接受閻錫山的辭職。閻本人覺得自己年老體衰,無力繼續擔任行政院院長。3月8日,蔣介石推舉陳誠將軍為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

在蔣介石就任大總統的當天,毛澤東的總司令朱德在北京接見了臺灣解放同盟會的成員。

朱德告訴他們:“廢除蔣介石在臺灣的統治已成為全國的當務之急。”他補充道,他們正集結重兵以對臺灣發動進攻。在那個你死我活的時刻,共產黨似乎時時刻刻都有可能對臺灣發動進攻。然而,蔣介石及其政權卻因朝鮮戰爭而得救。

蔣介石得以生存的關鍵因素是美國的態度。

共產黨在大陸的勝利使得美國人和美國政府對蔣介石及其政府極為失望。儘管毛澤東政府也犯了一些錯誤,美國人還是有意承認他的政府,就象1950年1月英國人所做的那樣。然而,早在1949年7月1日毛澤東就在他的一次講話中定下了基調。毛宣佈,中國將站在蘇聯一邊。後來,一些訓練有素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進入了美國大使雷頓·司徒雷登博士的官邸。當時他正有病在床。1950年1月13日,共產黨軍隊又佔領了美國駐北京的領事館。他們逮捕了美國駐瀋陽的總領事安古斯·瓦爾德,並以間諜罪將其監禁四周。1月14日美國國務院命令召回駐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和青島的135名領事人員及其家屬。

從政治上來講,華盛頓這時不可能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但是,美國後來並沒有恢復對國民黨統治的支援。

事實上,在1950年1月5日,杜魯門總統就明確指出了他對中國的政策是“不干涉”政策。他宣稱美國將不介入中國的內戰,也不會向駐守在臺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和顧問”。

受中國問題遊說議員領導人之一威廉·F·諾蘭德參議員的鼓勵,並且鑑於中國大陸的情況,國務卿艾奇遜於1月24日宣佈了一項向臺灣提供經濟援助的計劃。

1950年6月25日北朝鮮入侵南朝鮮的戰爭便成了這一計劃的轉折點。根據雅爾塔國際協議,朝鮮半島以三八線為界分為南北兩個朝鮮,北朝鮮由蘇聯接管,南朝鮮由美國接管。美國對在南朝鮮訓練一支強大的保安部隊感到滿意。蘇聯也有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令人望而生畏的北朝鮮部隊,其中包括在東北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合併的一些軍隊,他們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

美國對華政策的改變——正如蔣介石預料的那樣——其結果並不十分令人滿意。

斯大林已命令北朝鮮軍隊突破三八線,他設想美國不會對此作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