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萌芽總會成長起來的
三天後,湯若望帶著一支足足有兩百三十人的隊伍離開了山。
同時帶走的還有海量的絲綢,瓷器,紙張,書籍以及中成藥。
這些東西對於別的商人來說是有數量限制的,而湯若望可以無限量的攜帶。
隨他一起離開的不僅僅有大明派出去的留學生,還有補充歐洲使館的工人員,其中,醫生,就去了不下十人。
還有二十一個在大明生活了十五年以上的歐洲人。
這二十一個歐洲人,早就在大明落地生根了,雖然直到現在他們依舊是客居身份,這並不妨礙他們把自己當成一個大明人。
說真的,在大明居住,尤其是在山居住的歐洲人,對於回家這種事並不是很迫切,他們知道歐洲城市或者鄉下是個什麼樣子。
如果不是歐洲還有他們想念的親人,他們絕對不會生出要回歐洲的想法。
然而,湯若望需要他們回去,好幫助他證明,大明這片土地是一片文明的土地,而不是歐洲人以為的蠻荒之所。
一部《馬克·波羅遊記》不足以證明東方存在著一個黃金國度。
這一次,雲昭準備讓湯若望把大明這個黃金國度的故事帶去歐洲,讓大明成為很多絕望的人的可以得到救贖的土地。
這一次,湯若望攜帶的精美貨物,完全能把黃金國度的訊息傳遞給歐洲那些渴望財富的人。
國家虛弱的時候,外人的到來將是災難的開始,如果國家強大,外人的到來,只會讓這個原本就繁榮的國度更加的繁榮。
湯若望走了,帶著徐元壽的野心跟渴望走了,徐元壽無比的期待湯若望歸來的那一刻,他相信,湯若望歸來的時候,就是山書院得到巨大改變的時候。
大明原有的政治體制基本上已經走到了盡頭,這已經在大明讀書人圈子中已經形成了共識。
形成這個共識非常的艱難。
是用大明上千萬百姓的生命換來的。
如果把李弘基,張秉忠以及各路反王放在這個大平臺上看,他們的殺戮,破壞是有一定意義的,假如大明王朝沒有這些人造反,還能繼續糊弄下去,這才是這個民族最大的災難。
痛定之後的思考,往往是無情的,若沒有云昭這個強人站出來鼎定天下,大家連反思的餘地都沒有,只能被動的匆匆迎接一個新的蠻橫的王朝。
這些反思來自於藍田王朝的強大,來自於天下人吃飽飯之後,有了大把剩餘思考時間。
雲昭不用思考這麼久,在滿清滅亡之前,中國人做了太多的思考,做了太多的嘗試,最後發現,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獨立自強一條路了。
藍田王朝少了思考,嘗試的時間,終於在百廢待興之時,迎來了屬於藍田王朝的第一個盛世。
雲昭希望留住這個盛世,並且儘量的讓盛世的時間得到延長。
只要盛世存在,大明就會變成世界財富的一個低窪地,最終將四海八荒的財富全部收攏過來。
一個強盛國家的標誌就是四海無敵!
大明現在確實沒有敵人。
一般來說,在沒有外敵的時候,就到了清理內部的時候,雲昭覺得藍田皇朝現在的局面很好,沒有改正的必要,更沒有清理的必要。
既然局面是好的,那就只能加強。
嘉峪關的張建良也是這麼想的。
老子既然已經成了嘉峪關的治安官,那麼,這裡就要接受老子的管理,不能因為出現了一個學生官員,就有什麼改變。
來的這個學生官員名叫彭,畢業於山書院,之所以沒有被分配到嘉峪關外的西域,完全是因為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了,還被埋在了禿山紀念堂裡邊。
也就是因為是功勳之後,他才被允許挑選自己的實習之地。
他不想離守寡的母親太遠,就選擇了最近的嘉峪關。
“以後,治安這一塊依舊是我的,你只能統管民事。”
彭對這個權力分配方案沒有意見,張建良本身就是當地百姓推舉出來的治安官,在這片荒蠻之地,他這個治安官基本上什麼事情都要管理。
他知道嘉峪關附近之所以會出現盜賊絕跡的狀況,完全是眼前這個鋼鐵一般的男人生生的用一柄刀殺出來的。
他初來乍到,這個男人才是他可以依靠的靠山。
“是,屬下遵命!”
隨著彭快速的回答,張建良黝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