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8部分

下面寬上面窄,側面傾斜裝甲;多節列車上,如林的鐳射防禦炮。在鐵道上快速行進就像一長條鋼鐵堡壘。即是鐵路炸斷由於下盤穩定也不會脫軌翻車,底盤的電磁履帶彈出會輔助列車度過斷了一節的鐵軌。

這是一場裝甲演習,為了評判北海區域遭到進攻在後方蒙古高原能調集的遠端反擊力量。一列列鋼鐵列車向北方疾馳,到達作戰陣位置,確定己方所在座標,確定前線所在座標。鐳射防禦車廂間隔的導彈豎起。

貝加爾湖指揮部中沈流雲透過指揮部看著這些列車,所有火車抵達發射陣位間隔不到半小時,並且準備好發射。最後選定了三輛列車展開齊射。

裝甲列車停下來後,要注意的是,並不是發射筒,而是發射架。沒有發射筒的包裹,從車廂中抬起的發射架直接將導彈展露在金屬骨架上。隨著煤油液氧發動機的點火,導彈在地面上掀起了大量沙塵,旱地拔蔥一樣升上天空。

一路上的白色的弧線只插天際。在戰時液體燃料需要花費半個小時注入燃料。而且由於液氧的低溫性質。所以對導彈零件有些影響。如果導彈體積再大一點,是洲際導彈,準備時間還要更長。從裝載燃料到從後方基地行駛到發射陣位,一共需要五個小時。換上固體燃料導彈,效能更加優越一些。

不過現在黃土區拿出的導彈有一個優勢,數量優勢。液體導彈遠比固體導彈要廉價,嗯主要是加工方面,固體導彈的燃料是需要一顆顆雕出來的。

十分鐘後,導彈準確的落入靶區域。雲辰和看了看時間,這次演習結束。

第五百六十四章 為了生存

核元紀年1302年,今年世界難得有些喘息。在北美和南美,瓦特聯邦的排山倒海一樣的進攻被挫敗了。大量的生化部隊經過了核爆區域後,被周天合盟透過密西西里河河道保持運輸的裝甲部隊挫敗。瓦特聯邦開始進行多面推進擠壓戰術。就是開始將基地向前推,然後穩定後繼續向前建造基地。逐步擠壓著周天合盟的佔領區。

而在亞洲大陸上,嗯,蘭特人對黃土區的電力供應減少了,的確是減少了,不過黃土區也開始在殘破的天山山脈上重新整頓軍隊力量,一條條鐵路修復,中一個個地下軍事要塞建立。當然從蒙古高原地區也開始向西延伸鐵路。基德算是明確的感覺到了黃土區增兵西北的力量。於是逐步減少電力的行動被終止了。至於恢復電力。由於雙方聯絡機制已經中斷,蘭特人只能看著整個北亞龐大的接壤線條上南邊眾多建設的跡象。

對於這種建設量,普通工人數量匱乏的亞特蘭蒂斯是做不到的。蘭特人的經濟是,一類工業專案需要固定人數的工人,那就保持固定工人的精英名額。至於多餘出來的工人,亞特蘭蒂斯不會浪費多餘的資源為這些過剩勞動力制定政策解決。因為多餘的這一部分人是過剩資源。他們對攀科技沒有直接用途。等到科技進步學科分類,需要更多的有效工業人口時,再放出精英名額。

放出名額你還不一定能競爭上,因為放出精英名額的同時,也提高了優等血統新生兒的出生量。

至於黃土區這裡,以基因科技為主,人本身就是一種科技,本身就是一種投資的科技,過剩的人口需要國家制定政策養起來,哪怕是耗費資源,進行一些過量生產,也需要保證這部分人口積極向上的隨時能夠投入生產的活性。等到工業技術需要更多的人口時,是人等機器,而不是機器等人。

至於兩種模式的優劣?前一種,耗費的資源少,對科研投入大。不至於在過剩產業上浪費。至於後一種,雖然養著人口,每年都要耗費大量的資源維持人口穩定,但是人口不會鈍化。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活幹。社會氛圍處於競爭狀態。

至於現在,蘭特人科技高,但是面對這種國土上大量修建工事的蠢方法。感覺到有點難纏。空間,蘭特人的技術還沒有到達打破空間的級別。面對這麼龐大的修建,或許能在一個節點上實施碾壓性的摧毀,然後來不及到其他地方。其他地方就開始釋放導彈了。蘭特人現在不指望黃土區專打軍事基地。

一個個蘭特人演變軍官大打包票一點開展,整個北亞所有亞特蘭蒂斯標誌的地區都會是戰場,無論有攻擊力或者是沒攻擊力。從熾羽那邊套出來的情報,黃土區現在的戰爭理論壓根就是超限戰。在蘭特人這裡黃土區除了蝗蟲稱號,又多了一個地老鼠的形容。

周晴森這個身份已經成為了黃土區新一代的領袖,成為八千萬人為核心,能夠獨立生產製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工業零件,控制地表陸地面積超過一千萬平方公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