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的最高表現形式。中國的農民總是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大部分時間都是默默承受著苦難和犧牲,這種情況過了幾千年還是沒有改變。

1988年4月,臺灣當局與美國談判美國進口農產品問題,牽涉到進口大宗穀物。這不但影響臺灣本地稻米的產銷,更剝奪農民兼種雜糧的收益。時代像是進步、全球化了,但農業又成為對外貿易的籌碼,農民利益又再度被犧牲。

每隔四年的5月20日,是臺灣當局領導人就職的日子。但當年因為這進口農產品的問題,南部農民北上抗議,要向甫上任的農經博士李登輝請命。本來是單純的抗議事件,結果沒想到大暴走,變成臺灣史上最大的警民大混戰。

在剛解嚴的臺灣,出現這樣的壯烈與混亂並存的場面是非常驚世駭俗的。人們在電視上看到,整個街頭,一邊是密密麻麻的抗議者,另一邊是更密更麻的鎮暴部隊與憲兵。當時臺北市的鐵路還沒有地下化,街上的人多到連火車也被迫停在鐵道上,進退不得。

在電視新聞及地下錄影帶裡看到的內容,是說這次事件的衝突有兩波,第一波是在“立法院”前面,此景我只能以“震撼”來形容。那種場面有如在玩《三國無雙》,一堆農民為了抗議當局,把整籃整籃的菜丟向鎮暴軍警,造成當時路上到處是菜,蔚為奇觀。這次警方大敗,“立法院”的招牌被硬生生拆下來丟在地上踐踏。

第二波是入夜後群眾與鎮暴部隊展開的“都市游擊戰”。整個衝突中心中華路附近的街道就有如戰場一樣,棍棒、石塊飛舞,高麗菜、雞蛋到處亂飛,抗議群眾及鎮暴部隊不斷地互相大放無雙,不斷衝擊及反衝擊。雖然當晚電視及廣播一直叫大家不要到現場去,會有危險,但還是有一堆好事者擠在天橋上看熱鬧。那天夜裡,也看到不少賣民主香腸的騎著車,一起跟群眾向前衝,也一起逃命。

當然,在早上是比較單純的農民請願啦!但到了夜裡就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