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舍人卻是大感興趣:“既然是分則亂,合則治,請問蘇子,昔日武王分封諸侯,天下卻走向大治,這又作何解釋?”
眾士子紛紛點頭,皆道:“是啊,武王分封而治天下,蘇子如何解釋?”
“問得好!”蘇秦微微一笑,“天下分合,可有兩種,一是明分實合,二是明合實分。武王分封,當屬名分實合。西周初年,大下大勢是,周天子威服四方。周公制禮,諸侯皆受王命,禮樂有序,西周四百年因而大治。然而,平王東遷之後,情勢有所變化,周室式微,諸侯坐大,天下禮崩樂壞,天下大勢開始走向名合實分,終成今日不治亂局……”
角落裡,樗裡疾輕碰一下公孫衍,小聲問道:“公孫兄,依你眼光,此人所論如何?”
“多為大理,過於空泛。看他還有何說?”
樗裡疾未及回話,果有士子大叫道:“都是陳詞濫調,一片空洞,蘇子能否講點新鮮的!”
另有士子呼應道:“是啊是啊,天下大勢我們聽得多了,蘇子所論並非高見!”
“這位仁兄,”蘇秦微微一笑,將目光射向那位士子,“天下大勢既然聽得多了,在下請問,方今天下,從大勢上看,是趨合,還是趨分?”
那士子隨口應道:“這還用說,方今天下,大勢趨分,不是趨合!”
蘇秦微微一笑,連連搖頭:“自春秋以來,天下列國,由千而百,由百而十,仁兄卻說這是趨分,在下不知,仁兄此話從何說起?”
那士子一下子語塞,眾人更是面面相覷,而後又不約而同地盯向蘇秦。
“諸位仁兄,”蘇秦一字一頓,字字有力,“在下以為,五百年來,天下大勢只有一個趨向,就是趨合!”
眾人紛紛點頭。
坐在中間的一位士子開口發難:“在此論政,理應談論治秦之策,蘇子卻大談天下分合,豈不是南轅北轍,離題萬里?”
蘇秦將目光轉向那位士子,微微一笑:“這位仁兄,不識天下大勢,何談治秦之策?”
發話計程車子怔了一下,竟也無話可說。
有士子問道:“天下大勢既然趨合,請問蘇子,天下終將合於誰家?”
論政壇蘇秦說一統 守遺命秦公棄大才(13)
“問得好!”蘇秦點了點頭,“這也正是在下今日所要論及的。諸位仁兄,天下大勢日益趨合,中原列國由眾而寡,演至今日,不過二十,可稱列國。這些列國中,諸位也都知了,能成大勢者不過七國,楚、齊、燕、秦,外加三晉!”
全場靜寂,不再有人發問。樗裡疾兩眼放光,斜視公孫衍,見他竟是聚精會神,兩眼如炬般盯視臺上的蘇秦。
蘇秦掃視眾人一眼,神采飛揚,侃侃而談:“縱觀七雄,燕國偏遠勢弱,難成大器;趙地貧瘠,難抗列國;韓、魏居中而四戰,難聚實力。未來天下,必是齊、楚、秦三強鼎足爭霸,中原逐鹿。誰能最終得鹿,天下就將合於誰家!”
眾士子皆被震撼,全場鴉雀無聲。有頃,剛剛發話的那位士子再道:“依蘇子之見,三國之中,最終得鹿的又會是誰呢?”
“仁兄莫急,在下這就說到了!”蘇秦朝他點了點頭,微微笑道,“三強之中,先說齊國。眾所周知,齊民富國強,政治清明,民化久遠,當有大為。然而,齊國負海而戰,缺少腹地;齊民富足,富必怯戰;齊興儒、墨之學,向以仁義治世,仁義可行於盛世,不可行於戰亂。齊國有此三弊,欲爭天下,難矣哉!”
這真是驚世鴻論,眾人聽得呆了,無不屏住吸呼,目光刷刷地射在蘇秦身上。
“再看楚國,”蘇秦大手一揮,“楚國方圓數千裡,腹地遼闊,物產富饒,人民眾多,進可取中原列國,退可據江水自守,實為大有作為之地。然而,楚國政權昏昧,門閥互爭;楚風獨特,難與中原文化相融;楚地廣博,楚民卻是稀疏,難以形成拳頭。楚國有此三弊,欲爭天下,亦難矣哉!”
蘇秦言及此處,止住話頭,環視壇下。好半天,眾士子方才緩過精神,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有士子大聲發問:“照蘇子說來,未來天下,必歸於秦了!”
蘇秦微微一笑,避而不答。
另一士子道:“蘇子如此蔑視列國,也太過了點吧!”
“是啊,是啊,”前面發話計程車子接道,“自文侯以來,魏國稱霸六十年,魏王今得龐涓,更是所向無敵,若爭天下,自當首屈一指才是,蘇子卻視若不見,順口掠過,實難服人!”
眾人又是一番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