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第9節:提督與青年(6)
金玉均三言兩語指示完,急忙返回宴席,要不然時間長了別人會懷疑。
“我想該上茶了……”彷彿他離席是去關照上茶的事,其實,不用關照也該上茶點了。
閔泳翊緊皺眉頭,郵政局總裁是洪英植,在這個宴席上,金玉均是不該跑到廚房要東要西的。金玉均是個用心周到的人,似乎同平時不大一樣,難道有什麼事?
金玉均在日記中說他已發覺閔泳翊“頗有疑忌之色”,又說島村已經不再掩飾不安的表情。
僕役端來茶點,正往條桌上擺放時,外面響起喊叫:“失火啦,失火啦!”
在場的人們一齊站了起來,不論懂不懂朝鮮語,所有的人都意識到有了“異常”情況。
金玉均開啟北側窗戶,火光正從那個方向升起。人們不由自主地各自行動。頭一個從房間裡跳出去的就是右營使閔泳翊,他的行動過於迅速,誰都沒有注意。
“那一帶有前營兵卒,我去叫他們,必須趕快把火撲滅……”
前營使韓圭稷說完,朝房門奔去。正在這時,閔泳翊渾身上下都是血,掙扎進來,一頭栽倒在地。
“火速去報告袁司馬,快!”
陳樹棠催促譚書記馬上逃出這極其混亂的現場。
袁世凱雖有正式官名,卻更喜歡別人用軍官的古典稱號“司馬”來稱呼他。
金玉均等人計劃,在郵政局宴會時放火製造騷動,這樣就證明他們不在犯罪現場,然後再進行下一步。對參加宴會的那三個人,如果當場殺掉,未免太露骨,起碼要讓他們離開郵政局,在遠一點的地方動手。假如不得機會,那就等他們進宮時再一網打盡。
據金玉均的日記,閔泳翊是日本人刺殺的。這次政變是親日派策劃的,所以有很多日本人參加,甚至暗語也使用了日語。日本人求功心切,見那個該殺的人搖搖擺擺走出來,不問青紅皂白就下了手。
郵政局裡面的人驚恐萬狀,都跑出門外。金玉均則鎮定自若,因為這一切是他導演的,雖有小小變動,但隨即做了調整部署。他頭腦裡不斷旋轉著,態度很冷靜。
別宮放火未成,那夥人轉到郵政局一帶待機。金玉均找到李寅鍾和徐載弼兩人,命令道:
“率他們去景佑門外,在那裡等待。日本人暫時隱藏到我家後院。”
然後,金玉均赴日本公使館。他的日記上寫道:“為揮其氣色。”
別宮放火未成,日本會不會以此為藉口,撒手不管了?他要窺探一下動靜。其實,他的本意是要用政變之前走訪日本公使館這一事實,把日本同自己拴在一起,讓它想躲也躲不掉。
島村已從郵政局返回使館。剛才英國總領事亞斯頓也來日本使館,請借衛兵,以防不測。日方派衛兵兩人送他回去。外邊雖暗,但亞斯頓很可能已經看見金玉均來訪日本公使館。島村一見金玉均,猛然大聲吼道:
“你們為什麼不到宮中去?來這裡有什麼用!”
他也察覺到金玉均來訪的目的是想確認一下雙方的休慼與共的關係。
“好,我這趟沒有白來,看看閣下的臉就知道日本方面的決心並沒變,我放心了。”
金玉均微微一笑,離開日本使館。申福模所指揮的四十人,分散在各處的黑暗角落裡。
宮中把昌德宮西門叫“金虎門”。從方位上說,西方是白色,本應叫白虎門,然而,漢城的王宮卻習慣地叫它金虎門。進宮參見的大臣們,按制必須從金虎門出入。
按原來的計劃,在別宮放火後,諸大臣必然進宮給國王問安,那時埋伏在金虎門,等閔臺鎬、閔泳穆、趙寧夏等三人一到,就起而殺之。但現在火警在郵政局附近,距王宮不遠,忠於國王之臣必然馳來保駕,在此埋伏,不如先進宮去。於是,金玉均叫守門軍士開門。他認為,時值混亂,擁戴國王是有利的。他恨不得一步跨到國王身邊。
“不經政院批准,不能開門。”守門軍卒答道。
“是我!我是金玉均!城裡出事了,要緊急晉見,快開門!”金玉均大聲喊叫。
實際上,金虎門的守將正是金玉均的同黨。
§虹§橋§書§吧§。
第10節:提督與青年(7)
“緊急時可以不經政院批准,開門!”守將向部下命令道。
金玉均、金鳳均、李錫伊等人從金虎門魚貫而入。宮裡靜悄悄。陰曆十月十七日,月明如晝,只有巡邏軍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