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清廷則責備:“為什麼竟停留一年多?”
堅持一年,是樸定陽的功績。除了公函上使用光緒年號之外,他在華盛頓完全以一個獨立國家的外交官身份東奔西闖。
對於三項附帶條件,第一項硬著頭皮不予理睬。第二項則自然解決,因為席次一般由美國方面安排,大都是按照英文字頭或到美赴任的順序,KOREA當然在CHINA之後,而且樸定陽比張蔭桓晚到美國兩年。第三項用沒有重要事項一推了之。
樸定陽有功勞!朝鮮各界對他的評價很高。
1888年11月,整整一年之後,樸定陽才勉強離開華盛頓。回到本國,袁世凱會如何發怒,他心裡一清二楚。
樸定陽歸途繞道日本,又停留四個月,才好不容易返回漢城。時為1889年3月。
“應追究樸定陽的罪責!”袁世凱主張。
朝鮮政府的處境非常尷尬。樸定陽一年多的外交活動,功績顯著,本應給予獎賞,提升為外署督辦(外交大臣),可袁世凱卻堅持要懲處他。鄭秉夏和閔種然兩人向袁世凱求情,袁世凱毫不退讓。朝鮮方面哪裡還敢提升樸定陽。
清廷外交的真正實權者李鴻章主張解除樸定陽現職,而駐在朝鮮的袁世凱則主張重罰,想狠狠地整一整朝鮮,免得以後再搞“自主外交”。
這時,朝鮮已不是十年前的朝鮮了。它已經看清,藉助列強——日本、俄國之力,可以踢開清政府的壓迫。不管袁世凱的眼睛瞪得多麼圓,俯首聽命是辦不到了。朝鮮要一步一步地、紮紮實實地積累自主的實績,然後達到真正的獨立。
“要實現朝鮮的夙願,完全獨立,並不是輕而易舉的,免不了遭受苦難,必須有流血犧牲的決心才行。”
說起來頗有諷刺性,李鴻章派去的外國顧問德尼一夥人,竟成了幫助朝鮮抵制清政府的參謀。
“升他為外署督辦,就目前情況來看,對清廷刺激太大。頂好給他一個無關緊要的官職。”
“什麼呢?”
“副提學之類。”
“這怎麼能算提升呢?”
“總比撤職強吧!”
在朝鮮宮廷裡,這些參謀們面授機宜。
關於樸定陽問題,袁世凱同主子李鴻章之間想法上多少有差別,德尼等人提醒在這裡做文章。於是,朝鮮政府任命樸定陽為副提學。這是教育方面的官職,離政治外交的旋渦較遠。讓他暫居此位,以後再伺機提升。
德尼等人曾久居中國,對中國的事情瞭解得相當透徹。但是,東亞人心理上的微妙之處。他們仍未掌握。
李鴻章的怒氣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
在儒教體制下,教育方面的職位絕不是什麼閒職,而是要職。一個必須懲辦的人反而擔任要職,這大大地損害了清廷的體面。
袁世凱向朝鮮政府提出指責,回答是“不過循例而授,並非別有意見”。
袁世凱不答應,要會見國王。國王以患病為由,不予接見。患病的不只是國王,當事人樸定陽也稱病閉門不出,連趙太妃也病了。太妃生病,國王更有了藉口。但是,長此下去,仍不能解決問題,無奈,國王接見了袁世凱。
→虹→橋→書→吧→。
第26節:北洋人(5)
“關於樸定陽的問題,殿下聽說了嗎?”見面時,袁世凱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
“聽說過。”朝鮮國王李熙答道,“樸定陽沒有按規矩辦事,這很不好。我也覺得非常遺憾。不過,非懲處不可嗎?”
“那三項附帶條件是殿下批准的,非常明確,可樸定陽到達華盛頓後根本沒打算執行。我為此多次交涉、敦促,迄今已過兩年,仍不見解決。殿下也曾說過:待樸定陽歸國後,一定給予處分。可是,樸定陽已經被授予都承旨品級,就任副提學要職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授予他都承旨品級,只是按照序列而已,絕不是提升。”
“他是有罪之身,為什麼還要授官?關於此事,我數次函請殿下注意,難道沒看過?”
“都已讀過。關於此事,請閣下多多周旋,不要過分追究,拜託!”
“不追究事情就完不了!殿下究竟抱什麼態度,請明確表示一下。”
袁世凱窮追不捨,弄得國王張口結舌,無法回答。
袁世凱正了正身子,鄭重地提議:
“像這麼透過翻譯,可能會產生誤譯或誤解,最好以筆代言,以求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