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只是迫於美國的壓力,他不敢明白地拒絕而已。羅斯福卻不改初衷。8月7日,梅里爾親手將第4顆星別在史迪威將軍的軍服上,史威正式晉升為上將。8月9日,李濟深元帥派人去見美國駐桂林領事,提出想在廣東福建等省建立自治政府,同時公開要求蔣介石辭職。史迪威在日記中情不自禁寫道:“這個(叛亂)罪犯得好!”雖然南方這把火併未形成燎原之勢,但蔣介石政權的種種危機已暴露無遺。在這前後,美國派往延安的首批觀察團———“迪克西使團”的報道也與公眾見面了,黃土高原的勃勃生機讓人耳目一新、身心振奮。這個使團的“始作俑者”,可以說是史迪威的參謀。史威也多次公開提出,租借物資應發到延安,發到抗日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手中。史迪威已在力圖行使“全責與全權”。9月6日,羅斯福派出的特使赫爾利少將經蘇聯來到了重慶。這位極其活躍的愛爾蘭人的後裔,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已多次充當羅斯福的特使,去到世界各國,解決了許多棘手的問題。羅斯福相信他能理清中國紛繁的政治糾葛,協調好史迪威與蔣介石的關係,從而讓史迪威順利地掌握指揮大權。所有這一切,有意無意地為史迪威鋪設著通向勝利的臺階。

9月15日史迪威又到重慶協商,史迪威又一次提出租借物資要平等地分配給八路軍、新四軍,這真是戳到了蔣介石的致命傷。蔣介石以攻為守,蠻橫地提出:除非一週內將X部隊從密###調到八莫,否則他將把Y部隊從緬甸調回怒江的東岸!史迪威狂怒了,他一面在日記中咒罵“這個瘋狂的小混蛋!”“還是他那套瘋癲的理由和白痴般的戰略戰術思想”;一面急急電告華盛頓。其時,羅斯福、丘吉爾、馬歇爾和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正在魁北克開會。這份電文讓與會者感到震驚,因為會議正決定大力推動開啟通向中國陸路的作戰行動,而蔣價石卻想將Y部隊從緬北撤回?!很快,郵陸軍部起草、馬歇爾改過,以羅斯福名義給蔣介石的信便以電報發出,但接到近千字的電文稿的是史迪威!史迪威讀著電文,欣喜若狂!他感到電文“像一隻爆竹那樣厲害”。“羅斯福總算最後說了明白無誤的話,而且說了不少。一字一句都是辣辣的。”赫爾利讀了電文後,頓覺緊張,覺得有點像最後通牒;但史迪威橫下一條心,將電文交給了蔣介石。

每個字都像出膛的子彈,指責蔣、抨擊蔣、命令蔣。

“……近幾個月,我一再敦促你採取激烈行動擋住已向中國和你日益逼近的災難。現在,你還沒讓史迪威將軍統帥在華的所有部隊。我們正面臨丟失華東的一個關鍵地區,而且還面臨可產生的災難性的後果……”

蔣介石的臉色灰了,他沒有咆哮大怒,也沒有試圖解釋什麼,只望了一眼悠然地坐在靠背椅上的史迪威,說了一句:“我明白了。”在死一般的沉默中,眾人紛紛散去。史迪威下山過江回住所,夜幕徐徐降臨,重慶已是萬家燈火,他第一次深情地感到:重慶美,嘉陵江更美。他以為他贏定了,他把這一天———9月19日,像中國人那樣,看作黃道吉日。

死一般的沉默持續了幾天。羅斯福的電報將蔣介石逼到了極致:認輸,是徹底的輸;不認輸,或許能擺脫徹底的輸。蔣介石忘不了史迪威得意的眼神,這個事事處處與他作對的美國佬呵,他要報復!9月25日,蔣介石以罕見的直率和決斷回電羅斯福:“我不能將此重任委予史迪威將軍。我還要求解除他中國戰區參謀長的職務和在此地區的其他職務。”接到電文的羅斯福顯然又一次感到震驚!儘管馬歇爾和史汀生仍堅持史威必須在中國堅持下去,但羅斯福對這種判斷疑慮了。

歷史的誤會(4)

命運之神似乎也在捉弄史迪威。一年來,太平洋跳島戰役遲遲沒有大進展,原本制訂的透過跳島作戰去進攻日本本土的方案陷於十分困難的境地,盟軍打算在中國沿海登陸;但是袱在此時,跳島戰役意外地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美國把空軍的作戰基地從中國轉移到太平洋前沿陣地,華東登陸的打算自然取消,中國戰場變得不那麼重要了。10月4日,史迪威在日記中感嘆:“這個戰區已經抹掉,對我們已無所盼望,軍隊不會送來了。”史迪威———原本舉足輕重的棋子也變得無足輕重了。

節骨眼上,史迪威又跟陳納德衝突起來!桂林、柳州烽火連天,為了使柳州不致於落入敵軍之手,第14航空隊在血與火中苦戰,用油量顯然超過了限額指標,10月,司令部居然武斷地減少了給陳納德汽油的空運量,史迪威還振振有詞致由批評陳納德!陳納德真是悲憤不已,這簡直是犧牲華東!告狀信飛到到羅斯福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