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簾後偷聽,見褚遂良公然揭自己的短處,忍不住大聲說:“為何不殺死這老傢伙!”朝堂氣氛頓時為之一變。高宗下令將褚遂良拖下去,長孫無忌等重臣立即上疏勸阻。反武派前仆後繼,來勢洶洶,一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樣子。武媚事先籠絡的許敬宗、李義府等親信自然不甘示弱,雄辯滔滔。反武派和擁武派在朝堂鬧得不可開交,雙方精兵強將一一亮相。

奇怪的是,###重臣中只有李勣始終一言不發。高宗覺得有些蹊蹺,便特意留下李勣詢問。李勣已經預料到武氏封后不可逆轉,但他身為先帝重臣,不好公然支援兒子奪老子的女人,便圓滑地回答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可謂是一語點破夢中人,高宗恍然大悟,武媚也茅塞頓開,馬上派許敬宗四處放話:“田舍翁多收十斛麥,尚欲易婦;況天子欲立後,何豫諸人事而妄生異議乎!”

形勢立時急轉直下。褚遂良被貶出京師,發配往譚州。接著,高宗下詔,以王皇后、蕭淑妃謀行鴆毒謀殺武媚女嬰,廢為庶人。為武媚封后奔走效力的許敬宗、李義府都得以加官。李義府表面謙和恭順,與人說話必面帶微笑,但心計深刻狠毒,時人稱他“笑中刀”,這便是成語“笑裡藏刀”的來歷。

二 是耶非耶武則天(7)

永徽六年(655年)十一月,高宗臨朝,命李勣、于志寧為冊立皇后正、副使,奉璽綬進武昭儀為皇后。文武百官、四夷酋長朝賀皇后於肅義門,三呼皇后千歲。內外命婦入謁。歷史上百官、命婦朝見皇后,自此而始。次年正月,太子李忠被廢,封為梁王,武媚的長子李弘被冊為太子。

至此,武媚由才人到昭儀,再到皇后,並立自己的兒子為大唐儲君,一切目的均已達到,終於實現了當年“見天子庸知非福”的理想。隨即,武媚勸說高宗流放長孫無忌到黔州(今四川彭水),高宗欣然照辦。可見長孫無忌一度弄權對高宗所造成的傷害,已經遠遠大出了血肉親情。不久,武媚逼長孫無忌上吊自殺,其姻親大多皆謫徙,黨羽或殺,或流放。

這場重大變故,由後宮波及朝廷,牽涉到後宮嬪妃和眾多朝廷重臣,可以說是白熱化的交鋒,血雨腥風,觸目驚心。而這一切並非如後世所認為的那樣:僅僅由武媚一手導演。當時形勢一片混亂,朝野上下沸沸揚揚,情勢洶洶,局面並非某個人所能完全左右。武媚只不過成為這場爭鬥中唯一的受益者和最終的勝利者。無論如何,登上皇后寶座是武媚一生成敗的關鍵環節,她輝煌的政治生涯也由此正式開始。

高宗長期風眩頭重,目不能視,從顯慶五年(660年)起,便由武媚替他管理朝政,文武百官的奏章,全部由武媚裁決。她辦事果斷,裁決政事有條不紊,高宗很是滿意。但到後來,武媚逐漸大權在握,漸漸驕姿,高宗又情不自禁地想起王皇后、蕭淑妃的好處來。有一天,高宗趁武媚不在,偷偷到冷宮看望王、蕭二人。武媚知道此事後,派人將王、蕭二人的手足砍去後,投入酒甕中,王、蕭二人哀號了好幾天才相繼死去。武媚還不解恨,改王氏姓為蟒氏,改蕭氏姓為梟氏。

高宗的舉動意志皆為武媚掣肘,難免不勝其忿,一度想收回皇權。麟德元年(664年)十月,高宗密召西臺侍郎上官儀廢后。上官儀奏道:“天后專恣,海內失望,請廢黜以順天心。”高宗即令上官儀草詔廢后。當時武媚的心腹遍佈宮內外,心腹侍臣告訴武媚後,武媚大驚,急忙跑到高宗跟前哭訴。武媚的眼淚軟化了高宗的立場,高宗竟然忸怩說:“此本上官儀教我。”(事見《大唐新語·卷二》)就這句推脫責任的話,將上官儀推上了死路。

[上官儀,字遊韶。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唐貞觀初舉進士,授弘文館直學士。累遷秘書郎,轉起居郎。他常參加宮中宴會,又曾參預《晉書》的編撰工作。高宗時,為秘書少監。遷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位居宰相。上官儀以詩名顯於當世,曾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轡,詠詩云:“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曉,蟬噪野風秋。”音韻清亮,群公望之猶神仙焉。事見明人蔣一葵所著《堯山堂外紀》。著名才女上官婉兒便是他的孫女。]

應該說,高宗的懦弱性格決定他最終要敗在武媚這個強硬的女人手中。當然,他還是愛武媚的。否則,只要他稍微堅持,武媚被廢只在呼吸之間,畢竟,他才是大唐的天子。這件事後,武媚開始採取更為強硬的手段,以防止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不久,武媚指使人誣上官儀謀反,下獄處死。自此,凡高宗臨朝視事,武媚垂簾在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