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了。
第二天那商人帶朱德和孫炳文去找到了那位朋友,弄清楚這個組織就是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負責人是周恩來,但已經離開法國,去了德國柏林。
那個朋友還把周恩來在柏林的地址告訴了他們。
這一訊息。
再次燃起了朱德找黨的希望之火。
他和孫炳文商量後,決定去柏林找周恩來。
周恩來這時擔任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3年2月改名為“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也稱“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中央執委會宣傳委員,正在柏林考察德國的勞工運動,但他的主要工作是在留德學生中建立和發展共產主義組織,就住在柏林近郊瓦爾姆村皇家林蔭路的一幢寓所裡。
10月下旬的一天,朱德、孫炳文來到周恩來的住處,站在他們面前的是一位面目清秀的年輕人。
朱德有些吃驚,忙說要找一位叫周恩來的先生。
年輕人非常熱情地把他們引進房間,並自我介紹是周恩來。
朱德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年輕人就是周恩來。
周恩來的名字,他不僅聽說過,還讀過在新近出版的《少年》雜誌上週恩來寫的論文《共產主義與中國》。
他非常欣賞周恩來所說的“資本主義的禍根,在私有制。
故共產主義者的主張乃為共產制。
私有制不除,一切改革都歸無效。”
七、找黨找到天盡頭(7)
共產主義“在今日世界上已成為無產階級全體的救時良方”。
他曾對孫炳文表示,周恩來的主張正是自己多年來所探索和追求的。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就是周恩來。
他想共產黨的領導人,又能寫出那樣的文章,年齡總不會比自己小。
這時的周恩來才24歲。
一陣寒暄之後,談話轉入正題。
朱德用他那濃重的川音一字一板地敘述著他走過的道路和追求革命的經歷。
然後,話語鏗鏘地提出決心爭取加入中國共產黨,願意受命做任何工作。
周恩來一直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地在一個小筆記本上記著。
朱德前半生的經歷是豐富多彩的,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都齊全。
在周恩來的經歷中,還未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從舊營壘中衝殺出來的將軍。
他被朱德異乎尋常的經歷和執著地追求深深打動了。
以後,又經過了幾次交談。
他們從國內外形勢、各種思潮以及對共產主義的認識、中國革命的道路,作了詳細交談,氣氛十分融洽。
周恩來向朱德和孫炳文表示:願意介紹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入黨申請沒有得到國內批准之前,可以接收他們為候補黨員。
1922年11月,經周恩來、張申府介紹,朱德、孫炳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把這一喜訊告訴朱德時,周恩來還特地叮嚀他,加入共產黨的事情,一定要嚴格保密,不能張揚。
這是革命鬥爭的需要,對外不要公開共產黨員的身份。
因為,像朱德這樣具有社會背景的人便於去團結更多的人。
從此,朱德就以國民黨黨員的身份在德國留德學生中開展工作,後來還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駐德支部的執行委員,負責組織工作。
朱德後來回憶說:“從那以後,黨就是生命,一切依附於黨。”
他用一生的奮鬥實踐了向黨組織表示的決心:終身為黨服務,作軍事運動。
八、異國他鄉遭驅逐(1)
朱德一邊學習,一邊在留學生中進行革命活動。
1923年5月,朱德從柏林遷居到哥廷根。
朱德和孫炳文受到哥廷根中國留德學生會的歡迎。
留德學生會的會長魏嗣鑾與朱德、孫炳文是同鄉,所以格外親切、熱情。
以後,朱德就在魏嗣鑾的幫助下,繼續學習德文。
朱德住在哥廷根文德路88號。
房子的主人是一位男爵,也是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將軍。
朱德為了深入瞭解世界近代戰爭,買了許多德文的軍事書籍,請那位男爵為他輔導,並請他講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典型戰例,研究其戰略戰術。
朱德在文德路男爵家裡住了5個月,他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潛心研究了世界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