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眾口一詞,震撼長空,150人的一個方隊,每個人朝著各自預定的方位和地點一下就散開到位了。
從檢閱臺上向下望去,橫豎成行,整整齊齊,就像一個佈滿棋子的圍棋盤。
緊接著,又傳來一聲洪亮的口令:“上刺刀!”
150個學員的動作整齊規範、乾淨利落,如同是一個人一樣。
“咔嚓!咔嚓!”
兩聲響過,150把雪亮的刺刀,齊刷刷地上在步槍上,寒光閃爍,直指藍天。
朱德精神飽滿,怒目圓睜,下達口令:“向前,突刺!”
“殺!殺!殺!”
如同捲起一陣風暴,衝入敵陣,整個方隊以排山倒海之勢殺過去,銳不可當。
整個動作,如出一人之手。
“防左刺!”
又是一個洪亮的聲音。
整個方隊猛回頭,按照口令,一陣殺聲,刺向左面。
“防右刺!”
還是那個洪亮的聲音。
整個方隊,腳下生風,“唰”的一聲,調轉方向,向右殺去。
……檢閱臺上,日本領事看得目瞪口呆,覺得這些中國人太像日本士官學校計程車官生了,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子,不是個滋味。
法國領事讚不絕口:“太好看了!美極了!比在巴黎大劇院看歌舞還要飽眼福!”
李根源總辦和各位教官對朱德的指揮口令和神態,對全體學員的成功表演,十分滿意。
他非常感慨地說:“這‘模範二朱’,真是名不虛傳!”
“模範二朱”是指在講武堂裡,不論學科還是術科均名列前茅的朱德和朱培德。
因為他倆常常受到褒獎,所以統稱為“模範二朱”。
楊如軒有一段回憶,說:“朱總在講武堂時,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刻苦好學。
哪怕休息時間,他都用來看書或鍛鍊身體。
不論學科和術科,朱總都名列前茅。
他的術科更是特別出眾。
比如在體操方面,他過天橋、跳木馬都表現得特別勇敢,給人以非常英武的印象。
他翻槓子,可以轉大車輪。
而他指揮隊伍,喊口令,更是全校之冠,聲音洪亮,動作乾淨,氣宇軒昂,博得教官和同學一致好評。
日本領事、法國領事到講武堂參觀,李根源總辦都是指定他和朱培德出來指揮。”
不久,為了擴充套件新軍的需要,從丙班學員中,挑選出100多名組成了特別班,把原來需要學習1年的課程,壓縮在8個月裡突擊學完。
朱德由於學習成績優秀,就同範石生、董鴻勳等人被選送到特別班學習,於1911年7月提前畢業。
。 想看書來
三、“重九起義”,奮勇當先(1)
1911年8月。
朱德作為雲南陸軍講武堂的第三期畢業生被分配到了雲南新軍十九鎮第三十七協第七十四標第二營左隊,見習期滿後,被任命為左隊司務長,授少尉軍銜。
第三十七協的協統就是辛亥革命史上留下英名的蔡鍔將軍。
蔡鍔,字松坡,出身於貧苦家庭,父親是個裁縫。
他幼年聰明異常,學習專心刻苦,有“神童”之美稱。
後來進入長沙時務學堂,從師梁啟超,受其影響極大。
後東渡日本留學,在“強兵救國”的思潮影響下,學習軍事,將名字“艮寅”改為“鍔”,寓意砥礪劍刃,揚我國威。
他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期間成績優異,與同期的蔣方震、張孝準被譽為“中國士官三傑”。
1904年回國後,先後在江西、湖南、廣西督辦軍事學堂。
1911年2月,應雲貴總督的邀請,到雲南新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任協統,併兼任雲南陸軍講武堂教官。
他雖不是同盟會員,但卻是一個具有民主思想的愛國者,暗地裡與同盟會保持著密切聯絡。
平素,他少言寡語,不苟言笑,極少在公開場合拋頭露面。
講武堂主樓旁有一處院落,原為講武堂第一任總辦高爾登的住所。
當時,蔡鍔將軍就住在裡面。
他的辦公室裡擺滿各種書刊。
朱德見這位青年將領,博學多才、能文能武,心中十分敬佩。
以後,他常在操課之餘去蔡鍔家裡借閱進